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14:5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新華網
目前,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魚種——青海湖裸鯉的回遊産卵期剛剛結束。但由於受到氣候和人為原因的雙重影響,這一看似自然的旅程,卻往往成為青海湖裸鯉的“死亡之旅”。專家指出,青海湖裸鯉不僅珍稀、獨特,還是青海生態圈中的重要環節,應儘快採取措施打通其“生命通道”,保護這一珍貴魚種。
一些青海湖裸鯉擱淺在回遊河道中。新華社記者姜辰蓉攝
青海湖裸鯉試圖越過2米高的水壩。新華社記者姜辰蓉攝
生境惡化 青海湖裸鯉遭遇“死亡之旅”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部,總面積4392平方公里。俗名“湟魚”的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中特有的珍貴魚類,對維繫青海湖流域“水-魚-鳥”生態鏈安全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於上世紀50到70年代的捕撈過度和生境惡化等原因,青海湖裸鯉數量銳減。據統計,目前數量僅為40年前的10%,10年才能長半公斤的青海湖裸鯉,其資源量已經到了最低臨界點。2004年,青海湖裸鯉被中國環境發展國際委員會的《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
每年的6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青海湖裸鯉的回遊産卵期。這時,成千上萬的親魚,爭先恐後地沿著注入青海湖的河流逆流而上,選擇合適的河床産卵,完成後再回到青海湖中棲息。但是,這一裸鯉“喜得貴子”的過程卻屢屢成為最讓人揪心的時節。
據青海省漁政管理總站監測顯示,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河水斷流造成青海湖裸鯉大量死亡的現象時有發生。上世紀90年代,布哈河斷流造成300噸親魚死亡;2001年,沙柳河斷流造成150噸親魚死亡。最近的2007年泉吉河斷流,造成30噸裸鯉擱淺,在當地政府的組織搶救下,部分裸鯉倖免于難。
據漁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裸鯉擱淺死亡的景象十分慘烈,不僅河道中間遍佈已經死亡的親魚,堤壩前密密麻麻的“屍體”更是高達半米。同時,一些親魚流入水渠中,直接衝到農田裏,出現“地里長魚”的景象。
如何採取有效措施保護青海湖裸鯉的産卵繁殖安全、維護青海湖流域生態鏈的穩定,面臨著一系列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
雙重原因造成裸鯉生境惡化
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主任史建全告訴記者,影響裸鯉繁殖安全的一大原因是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青海湖周邊河流來水量減少、河流萎縮,可供裸鯉繁殖的水域日益退化。
漁政部門的監測顯示,從2005年到2007年,青海湖幾條主要入湖河流水流量總體出現逐年減少趨勢,甚至經常出現警戒流量和斷流現象。
史建全説:“過去,青海湖周遍有100多條入注河流,這些都可以作為裸鯉回溯産卵的‘産床’,而現在,只剩下布哈河、沙柳河等8條河流。由於河道短,在降雨分佈不均衡的時候,經常出會現斷流。”
除自然原因外,人為干擾也是青海湖裸鯉生境惡化的重要原因。據了解,在青海湖裸鯉主要的繁殖水域——布哈河、泉吉河等幾條河流,都築有為環湖各農場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壩,而且這些水壩基本上都建在下游,成了裸鯉溯河而上的最大障礙。
以注入青海湖的第二大河流——沙柳河為例,水壩就建在距入湖口24公里處,原本106公里長的適合産卵河床大大地縮短。剛察縣漁政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部分入湖河流上都建有水壩,這些水壩截斷了裸鯉回溯産卵的道路,大量的親魚只能擠在一塊産卵。
日前,記者在沙柳河上的水壩前現場採訪時看到,大量溯河而上的親魚聚集在壩底,密密麻麻地擠作一團,親魚掙扎著跳起,試圖“躍過龍門”,但是由於受高約2米的水壩阻攔,它們的努力顯然是徒勞的。由於河水只有幾十公分深,已經有一些親魚擱淺。
除堤壩外,青海湖裸鯉救助中心在主要入湖河流黑馬河、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主河道和各農場引水渠設立的9個水量監測點的監測結果顯示,自2004年以來,環湖各農場引水渠截水量總體又出現了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即便在水壩以下親魚可以到達的流域,水量也在減少。今年6月底以來,青海湖裸鯉回遊産卵的主要河流沙柳河、布哈河河道內來水量嚴重不足。
記者看到,漁政部門在沙柳河、泉吉河上建了“過魚通道”,希望裸鯉能由此上溯産卵,但效果十分有限。沙柳河的“過魚通道”不足半米寬,其中涌入大量的裸鯉。漁政部門工作人員説:“這就好像一輛小車上超載了許多乘客,效果可想而知。”而泉吉河的“過魚通道”中,水量很小,一些地方河水已經乾涸,通道中還設有斜坡,裸鯉根本無法越過。
亟須打通“生命通道”
“由於受多種原因的影響,這幾條河流斷流的情況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而且,産卵季節一旦斷流,肯定會導致大量親魚擱淺死亡。”青海省漁政管理總站站長李偉説,“如何想方設法保證這8條河流的水量和河道暢通,是保證青海湖裸鯉數量穩步增長的關鍵性問題。”
李偉説,如果站在保護裸鯉的立場上,那麼阻擋在河道上的水壩就不應該存在,水也不應該分流,但是,目前在青海湖周邊還有幾個比較大的農場,居住著幾千人,這些人的基本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都要依靠這幾條河和河上的水壩設施供給。這是目前在保障裸鯉“生命通道”方面所面臨的主要矛盾。而這一矛盾的解決,不是漁政部門一家能做到的。
民間環保人士葛玉修,十年來一直關注青海湖流域生態。他實地勘查後説:“現在有限的産卵通道過於擁擠。事實上,越到上遊,由於水草比較豐富、河道比較平緩,越是適合於裸鯉産卵繁殖。”
葛玉修建議,在青海湖流域應加大退耕還草力度,減少環湖流域需水作物的種植量,把灌溉用水量降下來。對8條主要如湖河流進行整治,清理河道,設計更加科學的“過魚通道”,保證裸鯉的“生命通道”更加暢通。同時,枯水季和用水高峰季節可在青海湖周邊加大“人工增雨”力度,以緩解“人魚爭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