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農家樂 > 科技苑 >

25位專家憂大壩負面影響:水文循環受阻魚類滅絕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14:16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圖為葛洲壩27孔泄水閘。 新華社本版資料圖片

  已出現一系列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水文循環受阻,部分魚類滅絕,鹹水入侵影響城市淡水供應

  我國大型水利工程數量世界第一,專家建議保護部分河流禁止建壩

  晨報記者 鬱文艷

  中國的大型水利工程數量高居世界第一,而流域大型水利工程過熱,河口生態環境負面效應凸顯。環境惡化現狀已讓科學家憂心忡忡。一份由25位中外科學家聯合撰寫的 《中國海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問題與政策研究》報告認為,“發生在河口與近海的一系列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如浮游生物組成及種群結構改變、有毒赤潮種類增加、魚蝦産卵場和孵化場的衰退或消失等,均不同程度與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和運行密切相關。 ”

  工程致入海徑流泥沙銳減

  根據這份報告,中國大型水利工程數量高居世界第一,世界壩高15米以上的大型水庫50%以上在我國,絕大部分分佈在長江和黃河流域。

  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大型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有不少負面影響。比如,導致河流入海徑流和泥沙銳減。曾是世界第一泥沙大河的黃河入海泥沙減少了87%,遼河、海河和灤河入海泥沙量實際上為零,而徑流量下降90%以上;淮河以南的南方主要河流入海徑流總量雖然變化不大,但入海泥沙發生銳減,其中長江減少了67%。

  流域入海物質通量變化還導致了河口三角洲侵蝕後退,使得鹹水入侵,從而影響城市淡水供應,直接影響了人們日常生活。此外,黃河三角洲已由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的年均造陸23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快造陸地區,演變為上世紀末以來的年均蝕退1.5平方公里;長江河口水下三角洲與部分潮灘濕地也已出現明顯蝕退。

  阻斷洄遊,部分魚類滅絕

  “發生在河口與近海的一系列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如浮游生物組成及種群結構改變、生物多樣性降低及初級生産力下降、有毒赤潮種類增加、魚蝦産卵場和孵化場的衰退或消失等,均不同程度上與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行密切相關。”

  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葛洲壩阻斷了中華鱘上溯的産卵通道,它剛建成時,成群的中華鱘躍起,在壩體上撞得頭破血流,此後,中華鱘的數量便開始急劇下降;贛江萬安水壩建成後,鰣魚洄遊通道被阻斷,其産卵場的流速、水位、水溫等生態條件被改變,加上水域污染、濫捕濫撈、近親繁殖等加快了鰣魚滅絕。

  顯而易見的是,長江中下游在歷史上曾經是幹流、支流、淺水湖相互連通的網絡系統,長江兩岸中型以上的湖泊超過100個。但由於防洪抗旱等原因,人們在長江中下游大興水利,遏制了長江與其支流和湖泊間的自由交流,從而難以實現水文循環,水環境質量下降,阻礙了水生生物交流,縮小了它們的生存空間。

  建議劃出禁止建壩河流

  這25位專家認為,大壩與水庫建設極大地改變了原有河流的水流流態、水溫、水質等,同時破壞了水生生物生長、産卵、繁殖所必需的生態環境。

  不過,專家也表示,大型水利工程對河口及近海生態環境的影響有些還不確定。比如,如何與其他影響因素,如氣候變化及其他人類活動分離並作出評價,目前尚未解決。他們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根據流域的整體生態環境特徵和生物多樣性的分佈,明確劃出禁止建壩的受保護河流或者河段,以遏制目前有些地區水電開發的無序局面。

  課題組專家觀點

  “海洋是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和重要基礎。 ”

  ——蘇紀蘭

  (課題組中方組長、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陸地上發生的事情,最後都會給海洋帶來一些累積性的影響。 ”

  ——PeterHarrison

  (課題組外方組長、加拿大女王大學政策研究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