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主持人)畫面中正在聊天的是一對父子,父親叫李發啟,兒子叫李文龍,都是遼寧省遼中縣朱家房鎮的農民。從父親的那最後一句“不同意”,兒子李文龍都沒敢頂嘴,就能看出兒子對父親的敬畏,據李文龍自己説,打小沒敢跟父親頂過嘴。但是在一件事上,卻跟父親叫上勁了,什麼事呢?
2002年李文龍從瀋陽農業大學畢業後,就回鄉跟父親一起養肉牛。要説有這麼一個大學生兒子當幫手,老人應該高興啊,怎麼就跟兒子的勁兒使不到一塊兒呢?
(採訪)兒子大學畢業回來跟我養牛,高興是高興,他和我冬季育肥牛的方法總有分歧意見。
要説李文龍的父親,養肉牛將近20年了,實踐經驗肯定比李文龍豐富啊。但是在生活中沒和父親紅過臉,對父親向來是畢恭畢敬的李文龍,卻為什麼在肉牛冬季育肥這個技術活上,跟父親意見不統一呢?
(採訪)剛開始跟父親學了一些傳統的養牛方法,發現其中有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肉牛光吃不長肉,到了冬季。
通常情況下,春秋兩季是肉牛育肥的最佳時期,尤其是秋季育肥,氣溫逐漸變冷,這牛是吃飽了就趴著,應該是養膘的好時候啊?為什麼李文龍家的牛卻光吃不長肉呢?通過觀察,李文龍發現撒氣漏風的舊牛舍,是造成肉牛光吃不長肉的主要原因。
(採訪)原來的棚頂就是一個塑料薄膜上面壓一層草簾子,棚舍四處漏風,牛舍裏邊達不到肉牛生長所需要的溫度。
李文龍家養的是瑞士的西門塔牛和本地牛雜交的牛,中國名字叫中國西門塔爾牛。這種牛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8~27℃。而李文龍家住遼寧的遼中縣,這裡冬天的溫度最低的時候,能達到零下三十幾度。要是趕上刮大風、下大雪,李文龍家的簡易牛棚,更是外面下大雪,棚裏飄雪花,一化雪,冰冷的雪水趟一地,棚內棚外的溫度幾乎是差不多。
(採訪)當牛捨得溫度低於零下5度的時候,肉牛的主要表現就是躬腰,所謂的躬腰就是,肉牛平時站著的時候基本上腰是平的,然後天氣一冷它就跟人一樣,就好像人一冷了就縮成團,肉牛也是一樣的,它腰就變成這個形的,弓字形的。然後渾身還打顫。
肉牛在冷的時候,躬腰是為了盡可能不讓身體散發熱量。打顫則是因為天氣寒冷造成的肌肉緊張。
(採訪)肌肉一緊張它損耗的能量就多了,剩餘的能量轉化成肉的能量它就少了,所以這牛就長得慢了。
一頭肉牛每天攝入的能量都是一定的,如果為了抵禦寒冷。吃下去的口糧都轉化成熱能去抵禦嚴寒了,哪還有剩餘的能量長肉啊。所以,當牛舍裏的溫度過低,這肉牛肯定是光吃不長肉啊。
其實,遼中有著悠久的養牛歷史,大多數養殖戶養的都是本地耐寒的白牛和黃牛。那麼,李文龍為什麼不養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土生土長的本地牛呢?
(採訪)以前我們家養的都是本地牛,本地牛的優點就是耐寒,耐粗飼,缺點就是出肉率低,生長慢。然後,自從我回來後,和我爹一起搞養殖以後,我們慢慢引進了一些西門塔爾牛和本地牛的雜交品種,這個牛的優點就是生長快,出肉率高,比本地牛的出肉率能高出20%,缺點就是怕冷。
西門塔爾牛原産于瑞士,雖然是業內公認的適應性很好的牛。但是和本地牛雜交後,耐寒性還是不如本地牛。李文龍選擇這種雜交牛,是因為它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所以,李文龍想,既然是品種沒得挑了,但牛舍可以變。於是,他和父親商量,想要出些錢來,改造舊牛舍。
(採訪)我説父親,咱的牛棚是不是太冷了?太舊了?需不需要咱們動用資金去改造一下,説把這牛棚重修一下,然後牛捨得溫度能提高,肉牛的增重也能好一點。
李文龍的話沒説完,他父親撓著頭皮,一揮手就説了三字,不同意。
(採訪)我養了將近20年的牛,雖然我賺錢不多,但是我沒賠過錢,所以説我兒子提出翻建牛舍又要花一大筆錢,所以説我從這個上面我就不同意。
父親反對改造牛舍,説白了就是怕花錢。所以,李文龍並沒著急,而是耐心地給他父親算了一筆賬。
(採訪)那陣毛重就是4元錢一件 如果一個月少長一斤,我們養了6個月,4乘6就是24元,假如我們有200頭牛的話,你説少掙多少錢?24元乘以200。
這200頭牛一冬天算下來,就能少掙4800元錢。這帳誰都算得過來呀!再加些錢,都能重建一個挺好的牛舍了。
(採訪)經過兒子三番五次的跟我做工作,算細賬我也同意了翻建牛舍,因為翻建這個牛舍。架子牛育肥,過冬這塊,牛舍要是暖和,咱們增值效益和增重效益都好,喂的飼料不流失,所以説這也算是年輕人一种先進科學養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