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這位養殖戶想,既然圖的是鬥雞肉的風味和口感,就應該用相對粗放一點的散養方式,這樣更符合養殖規律。最初養鬥雞採用的是和家雞散養差不多的方式,把鬥雞圈在一大塊場地裏。散養的鬥雞,在自然環境中吃草、吃蟲,呼吸的是新鮮空氣,又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養出來的肉質自然更有風味,但是養殖戶也有一個擔心,這打鬥是鬥雞的天性,從籠子裏拿出來的話,它們能安靜地呆在一群裏不打鬥嗎?
擔心的事還真發生了。當他把鬥雞一個個從籠子裏放到林地裏,一場混戰緊接著就開始了。
一看打上了,飼養員趕緊忙著拉架。要知道,動作稍微慢一點,都會造成鬥雞的死傷。十幾隻雞打成一片,可人只有兩個,這一架可真難拉!看見這些鬥雞一個個鬥性高昂,真是讓人很無奈。這麼大的散養場地,它們怎麼就不能相安無事呢?
混戰終於慢慢平息了下來,就幾分鐘的時間,這些雞就被打傷了不少,還得趕緊幫它們治療。原本想大規模的散養鬥雞,就是為了讓它們好好的長肉,可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個打的頭破血流的,更別提長肉了。想一想,散養這條路上困難太多,只能試試籠養了。
重新回到籠裏的鬥雞變乖了,隔著籠子,想打也打不起來。這籠養下來,雞倒是長了不少肉,效果還挺好的。可這批雞賣出去後,好多品嘗過鬥雞肉的人説,這肉沒有原來那麼好吃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鬥雞原本野性十足,能打愛飛,是個運動健將,把它們圈在丁點兒大的籠子裏,別説運動了,最多只能撅個屁股、原地轉個身。鬥雞天天在籠子裏只吃不動,這肉質就變的鬆懈、脂肪也開始淤積,籠養雖然防止了打鬥,可也降低了肉質。要想保留鬥雞肉的特色風味,這籠養的路也走不通了,想來想去,還得回歸散養。
回到了老路上,鬥雞互相打鬥的老毛病還是存在,這位養殖戶決定從鬥雞打鬥的根源抓起。在諮詢了專家之後,他終於明白了鬥雞會在群內打鬥的原因。
原來,這些鬥雞不是一批孵化的,小一些的3、4個月,大一些的五個月。鬥雞的野性極強,大小放到一塊,強的當然要欺負弱小。
摸清了原因,就有了解決的辦法。高翔重新拉了隔離網,劃出新的養殖區域,大的、小的分開來養,即保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同時,有了這層隔離網,大雞再想以強欺弱也不能夠了,隔著網子,就算打起來也不會受傷。別看方法挺簡單的,可效果真不錯,逐漸的,打鬥現象越來越少,基本上都能安靜的呆在一個群裏了。
更多資訊編輯短信FT發送到10663355訂閱《科技苑》手機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