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養雞場裏,小雞雛們是被沒血沒肉的機器孵化出來的,打從出世那天起,就成了沒爹沒娘的孩子。但是在這些小雞的大腦中,那種要去跟隨什麼的本能的衝動,仍然是存在被喚醒了。可是身邊沒有媽媽,能去追隨的又該是誰呢?那就是它出生後第一眼看到的孵化場的工作人員。因為小雞有“印記反應”,當它破殼而出之後,第一眼看到的是誰,它認為這個人就是它的親人了。不管是認為跟它長得一樣,還是完全不一樣,它都會把你認為是它最親的人。這第一眼的緣分,就這麼著把小雞和這個風馬牛不相干的人類拴在一起了。
所謂的“印記效應”,就好比人把自己的藏書章印在新書上一樣,只要那麼一按,這本書和藏書者之間就有了一種割不斷的的關係了。實際上,在小雞破殼而出的那一刻,也被烙下了一個印記,只不過這個印記您在小雞身體的哪個部位都沒法找到。因為它是被刻在腦海裏的心理烙印,學術專有名詞叫做“印記效應”。人看到運動的物體,運動的物體也會印刻在人的腦子裏。同樣,活動的物體——不論是活動的雞,還是活動的人,甚至是活動的機器娃娃,都可能印刻在剛出世的小雞腦海裏。小雞就會跟定眼前的這個活物,就好比是跟定了母親,也就等同於跟定安全了。這種“印記效應”是大大有利於小雞生存的行為,是小雞的本能反應。對於一隻小雞來説,在它出世的第一天,印記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小雞最初的印記對它一生都有影響。由於小雞剛出生的時候,見到的第一個物體就是養殖場的工作人員,由於小雞本能的“印記效應”,它就認為這工作人員就是自己的親人,對他(她)就會産生信任和依戀,這樣就可以派上很多用場。
比如説喂食。當那位在小雞的腦子裏留下印記的工作人員前來喂食時,小雞門就會追著工作人員呼呼的跑,工作人員走到哪,它就跟到哪。如果換一個小雞不認識的人,或者工作人員換了一件不同顏色的衣服,這些小雞就有可能害怕地跑到一邊去了。
比如説打防疫針。如果是雞熟悉的人給它們打針,它們就不會感到害怕,至少驚恐的反應不那麼強烈。如果要是一個陌生的人來,抓了它,給它打針,肯定是反應挺強烈的。
甚至是撿蛋這樣的小事,如果是雞熟悉的人去撿蛋,它都不會走開,若是換了一個陌生的人,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
對於雞來説,沒有爸爸媽媽管,養殖場的工作人員就是它的護理者。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環境下,護理者是非常仁慈、非常慈愛的,能給被護理者提供很安全的生活環境,有利於它的生長髮育。所以作為養殖場的工作人員,就要儘量在這方面做一些努力,在平時的時候,想一想母雞是怎麼樣對待小雞的,要像母雞對待小雞那樣呵護小雞。
更多資訊編輯短信FT發送到10663355訂閱《科技苑》手機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