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三農 > 科技苑 >

農業遺産的啟示(1)侗鄉稻魚鴨共作的科技秘密(上)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2日 18: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苑》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持人)2002年,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下,一種新的世界遺産類型誕生了,這就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它屬於一種傳統的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文化景觀。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分別展現一個個充滿地域特色、充滿智慧和巧奪天工的農業文化體系,領會古人是如何在農業活動之中完美地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好,一起走進貴州侗鄉的稻魚鴨共生系統。

    (字幕)侗鄉

    從江縣位於黔東南層巒疊嶂的大山裏,清澈的都柳江從北向南流淌,滋養著大山裏的人。這裡聚居了苗族、侗族、壯族等7個少數民族,又以侗族文化為代表,所以從江又被稱之為侗鄉。

    小黃是有名的侗族大歌之鄉,在這裡,生活是通過歌聲來表達的,與農業相關的勞作便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

    《布穀鳥之歌》歌詞:陽春三月,布穀鳥在山上叫,布穀、布穀,它在叫朋友,我在唱著歌。它在叫人們做秧田,人人要抓緊,不要誤季節,秋收時節才能禾滿倉。大家要勤快,誰也別偷閒,秋收時節才能禾滿倉

    每年春天,穀雨節氣的前後,侗鄉人勞作的身影就出現在層層的梯田裏了。育好的秧苗長到3厘米高的時候,就從溫室裏移出來,密密地插在稻田裏,這個過程叫做寄秧,一個月之後,再分到其它的稻田裏面去栽培。秧苗插進了稻田,魚苗也就跟著放了進去,等到魚苗長到2、3寸,再放入雛鴨。

    稻田為魚和鴨的生長提供了生存環境和豐富的食物,魚和鴨在覓食中為稻田清除了蟲害和雜草,大大減少了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而且,魚和鴨的來回游動攪動了土壤,無形中幫助稻田松了土,魚和鴨的糞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機肥,保養和培肥了地力。

    這就是侗鄉的稻、魚、鴨共生系統,在從江已經綿延了上千年,作為一種獨特的農業文化遺産,它的意義不僅僅是作為人們回望歷史的窗口,也不僅僅是一塊田地有了稻魚鴨三種收穫,更重要的是它對現代農業的寶貴啟示。

    (採訪)李文華院士:它都是利用物種之間的相互有益的作用以後,儘量減少外面的投入以後,這個系統還能夠自我維持生物多樣性和它自己的可持續性這點恰恰是我們在現代化的農業中間,很缺乏的。現在都是缺了養分,我就搞化肥,來了病蟲害以後,我就施農藥。

    化肥和農藥只帶來了暫時的高産,卻讓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採訪)苑利研究員:我們的土地開始板結了、硬化了,酸鹼度失衡了,有毒物質嚴重,有毒物質嚴重超標了,水田裏的水生生物沒有了,青蛙的歌唱沒有了,魚兒的游動沒有了。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祖先是怎麼利用這塊土地的,怎麼做到近萬年都可持續利用。

    (採訪)閔慶文研究員:需要我們從傳統的農業中去尋找我們講的人與自然和諧的這樣一種生態思想。

    在尋找新的農業途徑時,世界將目光轉向對傳統農耕價值的挖掘侗鄉的稻魚鴨共生系統,是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又是怎樣做到對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