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主持人)您好,歡迎收看科技苑。這幾年被我們説得最多,叫得最響的詞是什麼呢?是“創新”這兩個字,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自主創新等等。從今天開始,我們的話題就和“創新”有關。比如蘑菇栽培,普遍應用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架床式栽培,就是把培養料放在架床上,另一種是袋式栽培,就是把培養料裝入塑料袋中,播上菌種後,埋在地裏或摞起來培養。可安徽省肥西縣的蘑菇種植大戶丁倫保,卻研究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栽培方法——在泥土墻裏種蘑菇。
一堵堵的泥土墻上,生長著一朵朵壯實的蘑菇。
(採訪)丁倫保:我們從外表看的是一個泥墻,實際上裏面是稻草,就是我們這樣的長稻草,這個長稻草上面,你看這個雪白的就是菌絲,就是菌絲。……像我們這一個菌墻總共使用的稻草大概是50~60斤。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平菇。那五六十斤的長稻草能産多少平菇呢?老丁告訴我們,播種一次,能收三四茬菇,最低能收45斤,最高時可以達到60斤。從摞菌墻到收最後一茬菇,大約只需要一個月時間。
(採訪)丁倫保:如果我們按照最低的價格來計算,一塊錢一斤,那麼這一個菌墻就可以産生的效益就是50塊錢,那麼我們要除去10塊錢的成本,我們凈賺40塊錢,那如果説我們是賣到兩塊錢一斤、三塊錢一斤,這個效益更為客觀。
傳統的蘑菇種植,大多利用棉籽殼做培養料。隨著棉籽殼價格的不斷上漲,蘑菇的種植成本越來越高。以平菇為例,在合肥地區,用棉籽殼種植,投入一元錢,只收入2元。而用長稻草栽培,投入一元可以收入4元,效益是棉籽殼的3倍。而且,還節省了勞力投入。
(採訪)陶教授:和棉籽殼栽培相比的話,在勞動力投入這塊,將近節約一半的勞力。
老丁不僅用長稻草種出了平菇,還種出了秀珍菇、雞腿菇、雙孢菇等食用菌。
長稻草不用粉碎,就能替代棉籽殼用來栽培蘑菇,而且能獲得較高的産量,這是丁保倫的一項創新技術。
(採訪)這一項成果也獲得了我們安徽省科技廳的鑒定,獲得了很多專家的一致好評。
這一新技術的另一個意義是變廢為寶,農村大量的稻草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因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
丁倫保是安徽省合肥市天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從事食用菌生産已經有二十多年,從2006年起,就和安徽農業大學的專家一道,探索稻草栽培食用菌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