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旭 本報記者 張培奇
農業大省河南今年六七月份遭遇了63年來最嚴重乾旱,在此背景下考量,如何做好農業節水顯得更加重要且迫切。
據了解,河南省人均水資源佔有量445立方米,按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邊緣標準,屬於嚴重缺水省份。河南農業節水一直都在探索中前行,全省農田灌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已建成的3000多萬畝高標準糧田,溝渠相通、旱能澆、澇能排,抗旱減災能力明顯增強。
許昌縣陳曹鄉糧食生産核心區高標準糧田建成了技術含量高、建設標準高、灌溉形式多樣的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農業示範園區,以多種模式並存、以噴灌為主的節水灌溉模式大大增強了當地農業抗旱減災能力。鄉黨委書記范利民告訴記者:“我們鄉的秋作物得益於節水灌溉,大部分地塊的玉米從現在長勢來看,不但不會減産,還可能會增産。”
據了解,近年來,河南省還在不同區域示範推廣水肥一體化、測墑灌溉、集雨補灌、聚水保墑等農田節水技術,有效提高了農田水肥資源利用率。據統計,河南省年推廣農田節水技術模式8500萬畝次以上,推廣管道噴灌、滴灌等田間節水灌溉技術2500萬畝次以上,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到30%,畝節水20到40立方米,平均畝增産糧食10%到30%。
高效節水噴灌具有“省水、省錢、省力,增産、增效、增收”的效果,但長期以來,財政資金投入主要以農田水利為主,田間農藝節水技術推廣投資卻很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田高效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
據專家測算,相對於工業和生活節水而言,農業節水潛力巨大。而河南省水利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河南省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59,雖然高於全國0.46的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國家0.7~0.8的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提升空間較大。
河南要徹底擺脫“年年抗旱,年年旱”的怪圈,不能僅僅靠調遠水、打深井來解決,更主要的是應該不斷改善農業灌溉設施,開展高效節水灌溉,由“第一用水大戶”轉型為“第一節水大戶”。
有專家這樣建議:“節水農業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應儘快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機制,保證農田節水技術推廣經費。”
河南省農科院資環所研究員武繼承表示,解決問題的落腳點還在於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化種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社會化服務。這樣,農業節水技術就利於大規模推廣,農田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也會極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