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萊州灣和山東南部海域增殖海蜇分別於7月15日、7月25日相繼開捕。截止到7月31日,全省累計投産持證漁船2402艘,回捕海蜇總産量達到20818.22噸,創産值23534.02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14.8%、13.3%、6.0%。
今年萊州灣海蜇繼去年實現大豐收後再創歷史新高。濱州、東營、濰坊、煙臺四地市共投産持證漁船1561艘,同比增加23.7%,至7月底共回捕鮮海蜇1.92萬噸,同比增加8.5%,實現産值2.21億元,同比增加19.4%。其中,萊州灣西部增殖海蜇無論個體規格還是單船産量都明顯好于東部。東營、濱州等地在開捕後前5天大馬力漁船單船日産2500-5000公斤,最高單船日産可達15000公斤,一般單船累計收入達20-25萬元,最高可達40萬元。小馬力漁船一般單船日産1500-2000公斤,最高單船日産可達7500公斤,一般單船累計收入12-15萬元,最高可達20萬元。目前,萊州灣增殖海蜇回捕旺汛已過,大部分漁船已停産收港。
與萊州灣截然不同,7月25日山東南部近海增殖海蜇開捕後,回捕效果不理想,也與開捕前海蜇資源調查結果相差甚遠。威海、煙臺、青島、日照四地市共投産持證漁船786艘,同比減少49.5%,共回捕鮮海蜇1610噸,同比減少75.4%,實現産值1423.6萬元,同比減少78.7%。靖海灣的文登、丁字灣的海陽、萊陽等地生産相對較好,一般單船日産200-300公斤,最高可達1500公斤,規格一般在2.5-5公斤/只,價格在8-10元/公斤,到目前為止一般單船累計收入2-3萬元,最高可達5萬元。初步分析,山東南部海域開捕初期增殖海蜇産量銳減的主要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今年海蜇放流前後雨水偏少,山東南部海域缺乏充足的淡水注入,導致山東南部海域海水鹽度相對較高、營養鹽含量低,海蜇生長緩慢;二是颱風“麥德姆”于7月24-25日海蜇開捕前夕侵襲山東省半島南部海域,海蜇資源受到嚴重衝擊;三是沙蟄旺發影響了海蜇的生長和捕撈。根據往年的回捕特點,山東南部海域海蜇資源往往間隔分幾批出現,且總體持續時間長。各地還應密切關注海蜇資源動態,隨時組織好後期回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