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杞縣縣委、縣政府和人民銀行杞縣支行積極圍繞服務“三農”這一主旋律,強化政策引導,深入開展文明優質服務,取得了積極成效,得到了杞縣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信貸投向傾斜“三農”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小額自助貸款'的優勢及特點:一是辦理速度快,二是貸款利率優惠,三是手續簡便……”這是在今年6月中旬人民銀行杞縣支行組織的杞縣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推廣年”啟動大會上,杞縣農信聯社、郵儲銀行和農業銀行3家機構信貸人員為各鄉鎮領導,以及種植養殖大戶、小微企業主等與會代表介紹本單位的信貸産品的場景。這僅僅是該縣金融機構搭建金融服務“三農”平臺的一個縮影。
為加大金融對“三農”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杞縣政府和人民銀行杞縣支行多次深入農村開展調查研究,聽取各界人士對金融服務的意見與建議。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人民銀行杞縣支行於今年4月制定了《關於杞縣金融貫徹穩健貨幣政策支持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金融支持杞縣小微企業發展的意見》等,引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促進農業生産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要求,不斷加大對新型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協會等新型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和種植養殖大戶、農村小微企業的信貸投入,努力滿足“三農”、農村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資金需求,有效緩解農村貸款難的難題,貸款同比增量和增幅實現雙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杞縣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9.3億元,同比增加12.97億元,同比多增3.62億元;同比增長27.99%,同比上升2.71個百分點。
金融服務落實“三三四四”服務理念
“請問需要我們提供什麼幫助。”“俺從杞縣官莊鄉來,想查詢一下個人信用記錄,是在這裡嗎?”一位農民朋友問道。“是的,請把身份證複印一下,填張表。”工作人員回答。大約3分鐘後,一張滿載個人信用信息的統計表被打印出來。“能不能給俺解釋一下。”“好的。貸過兩次款,沒有辦過信用卡,沒有不良信用記錄,個人信用信息良好,希望繼續保持,否則就很難申請到銀行貸款。”工作人員説。“謝謝!謝謝!真沒想到這麼快就查出結果了。”“沒什麼,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你慢走。”像這樣的事情,這樣的對話,在人民銀行杞縣支行的服務大廳,每天都在重復發生著。
近年來,隨著創業群體不斷擴大、貸款人員不斷增多,前來查詢個人信用信息的人員大幅增加。作為承擔對外查詢服務,服務質量好壞、服務效率高低,直接影響著杞縣金融機構的對外形象。為此,人民銀行杞縣支行在服務廳張貼了服務承諾,公開承諾落實“三三四四”服務理念。即: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接待熱心、答覆耐心、辦事細心;辦事程序公開、辦事依據公開、辦事時限公開、辦事結果公開;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三三四四”服務理念的提出,進一步增強了職工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拉近了與客戶的距離,展示了基層人民銀行的良好職業形象,贏得了金融機構、企業及群眾的一致好評,前來辦理信用信息查詢業務的人員激增。據統計,今年1月至6月,人民銀行杞縣支行幫助城鄉居民、企業查詢信用信息2131筆,是去年同期查詢總量的7倍,為城鄉居民、企業辦理貸款提供了便利。
助農取款實現全部覆蓋目標
“過去存錢取錢、領惠農補貼,要麼到縣城,要麼到鄉里鎮上才能辦理,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要花費少則十多元、多則三四十元的費用。如今,人不出村,在家門口開設的助農取款網點就能取到現金,真是方便。這要感謝人民銀行實施的‘助農取款金融服務全部覆蓋'”。杞縣五里河鎮農民王新民高興地説。
儘管杞縣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80多個,但是都分佈在縣城和鄉鎮。鄉鎮以外的農民不能及時、有效享受到現代金融業快捷高效的服務,制約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金融機構到鄉鎮以下設立營業網點,成為農民的迫切願望。
2010年,人民銀行總行推出了助農取款金融服務惠農政策。人民銀行杞縣支行抓住這一機遇,提出了“助農取款金融服務全部覆蓋”目標,積極推動農信社、郵政儲蓄銀行等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助農取款網點的建設,並與“新農保”等惠農政策有效結合起來,讓更多的農民朋友接觸並了解、使用上現代化的支付結算工具,進一步擴大農村銀行卡的受理範圍,將現代化支付便利延伸到廣大農村。截至目前,杞縣已建成助農取款服務網點897個,覆蓋全縣所有的行政村,覆蓋率100%。今年1月至6月,農民通過查詢、取現、轉賬、刷卡消費,共計發生業務7萬餘筆,交易額達2700萬元,交易筆數和交易額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
在實施“助農取款金融服務全覆蓋”的過程中,人民銀行杞縣支行注重把各個網點打造成為集“人民幣反假、徵信知識宣傳、國債知識宣傳以及銀行卡知識宣傳”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村金融基礎知識服務站點。
對於今後的工作思路,人民銀行杞縣支行黨組書記、行長王偉深情地説:“堅持強農固本,全力服務新型農業現代化,推動杞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這是杞縣金融服務‘三農'的宗旨,也是杞縣金融服務‘三農'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