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年初召開的全國農産品加工業工作會議披露:近年來,我國農産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仍保持較快增長的好勢頭,成為農業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當前我國農産品加工業已發展成為産業關聯度高、行業覆蓋面廣、帶動作用強的朝陽産業,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達到7萬多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萬億元,利潤超過1.2萬億元。
目前,農産品加工業已成為吉林省三大支柱産業之一。
夏日的清晨,天剛濛濛亮,長春市二道區英俊鎮胡家村的卜睿就已經起床,先去豆腐加工車間看一看生産,又到豬舍檢查一圈兒,忙碌的一天就這麼開始了。
28歲的卜睿是家中的乖乖女,也是當地一家頗有名氣的食品加工企業的負責人。
“我現在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把‘卜家'農産品品牌繼續做大;如何創出我們自己的純笨豬肉品牌,把胡家村打造成為‘中國黑豬養殖第一村'。”卜睿説,她的目標,就是將目前這個粗具規模的食品加工廠打造成當地農産品加工的品牌龍頭企業。
市場從無到有,品牌從小到大,卜睿的思量只是吉林省眾多農産品加工企業謀劃升級發展的一個縮影。
經歷十幾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吉林省農産品加工業正處於一個破繭成蝶的關鍵時期,走過去將迎來一個更具活力的發展時期。在各級政府和大大小小企業的一起探索下,農産品加工業的“吉林路徑”正逐漸清晰起來。
“支柱”之路
來之不易的高速度
“農”字是吉林省天然的標簽,農産品加工業一直被吉林人寄予厚望。
這個著名的“天下糧倉”,糧食商品率一直在80%以上,農民收入50%來自糧食,給糧食多找一條出路對吉林農民來講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農産品加工業的發展有效解決了小農戶生産與大市場對接的矛盾,一方面拉長了糧食産業鏈條,實現多環節、多層次增值增效,把幾代吉林人的“玉米黃金夢”、“水稻黃金夢”變成了現實;另一方面,破解了賣糧難這道難題,扭轉了過去豐收後糧食賣不了、儲不下、調不出、補不起和增産不增收甚至增産減收的局面。
來自省農産品加工局的統計數字表明:吉林省農産品加工業正在以每年13%以上的增速發展,2013年吉林省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3680戶,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81億元,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47戶,省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94戶,2013年農産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4028億元,已佔全省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成為和汽車、石化並重的舉足輕重的支柱産業。
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關注玉米産業的人會知道,去年開始在吉林農産品加工業佔有相當比重的玉米深加工行業整體陷入困境,這樣的發展速度是在深受其“拖累”的情況下取得的,殊為不易。
回望吉林省農産品加工業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多年精心培育的痕跡。
有關部門曾將其梳理為“四個時期、四次跨越”。起步成長于“九五”階段,整合擴張于“十五”階段,快速高效發展于“十一五”階段,發展方式轉變于“十二五”階段。近年來,吉林省始終把發展農産品加工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做大經濟總量的一項重要舉措,農産品加工企業已呈現出規模擴張、集群發展、效益提升的良好態勢。
目前,吉林省多數縣份,農産品加工業已經成為縣域工業的主導産業。幾個糧食大縣的縣域生産總值、固定資産投資、財政收入三項指標增速連續五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
農産品加工業的發展還成功解決城鄉就業近275萬人,佔全省城鄉就業人員的20%,形成了富餘勞力就地就近的就業局面。
糧食增産,農民增收,這是政府的追求。多路進財,就近就業,這是農民的收穫。
差距背後
繞不開的發展瓶頸
農産品加工業每年都以13%以上的速度遞增,農産品綜合加工水平由全國第12位躍升到第8位。這樣的數字還遠遠不能讓對農産品加工業抱以厚望的人滿意。
不比成績比不足。與一些農業強省相比,吉林省還有較大差距。例如遼寧的發展速度是吉林省的2.8倍,山東的發展速度是吉林省的3.2倍,湖北的發展速度是吉林省的2.3倍,它們近幾年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過吉林省。
日前,省農委對吉林省九個市(州)以及20個縣(市、區)農産品加工業發展情況進行一次詳盡的調查,結論用5個字來概括就是“散、雜、弱、短、缺”。
省農産品加工局局長馬成武介紹,目前吉林省農産品加工企業還大部分處於初級加工階段,短板明顯:企業規模小,産業鏈條短,産品檔次低,附加值不高。
他以玉米加工舉例:目前玉米加工主要是酒精、澱粉、飼料等,現在都處在産能過剩階段,而且吉林省糧食轉化率僅在38%左右,其中玉米轉化率在42%左右(不包括飼料加工)。據專家測算,價值1元的初級農産品,經加工轉化後,在美國可增值3.72元,日本為2.20元,我國只有0.38元,吉林省為0.5元。
有資料顯示:玉米經過二次加工,可增值5-10倍,經過三次加工,可增值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目前,發達國家已有玉米深加工産品近3000種,吉林省不到20種,大部分還只是深加工的初級産品或二級産品。
“吉林省糧食等農産品量大質優,目前加工轉化率低、層次不高,糧食的生産優勢目前還是一個沉重的劣勢。”馬成武説。
人參也是這樣,吉林省人參産量佔世界70%,而韓國高麗參的栽培面積、總産量僅為吉林人參的30%,總産值卻是我們的20倍。有韓國人參加工企業將吉林省人參經過加工後運往韓國,再從韓國掛牌銷往國內,打韓國的品牌賣吉林省的産品,賣價提高十幾倍。可見我們深層次加工能力及品牌競爭力還有很大的差距。
調查數據表明:一方面深層次加工能力差,另一方面品牌競爭力弱。吉林省的農産品有中國馳名商標56個,但真正在全國乃至世界有競爭力的卻很少,吉林省的農産品出品交貨值僅76億元,佔吉林省全部出口商品出口額的5%。
吉林大米就“品嘗”了吉林省農産品品牌“多、雜、散”帶來的惡果。
目前吉林大米品牌已達98個,有的大米加工企業僅一個品種就有5個牌子,但沒有一個真正叫得響、知名度高、有一定競爭能力的品牌。甚至還存在企業之間同一品種、品牌之間惡性競爭,相互打壓現象,市場競爭秩序十分混亂,沒有真正的形成拳頭産品、名牌産品。更有甚者,把吉林大米包裝成黑龍江的“五常大米”進行銷售。吉林省大米品質優良,如此“遭遇”令人痛惜。
“除了玉米、水稻,還有長白山人參、白城雜糧、雙陽梅花鹿等等,這些豐富的農業資源都是上天賜予吉林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全國性和世界性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馬成武深感品牌創建的重要。
差距暴露的不僅是發展短板,也暴露了更深層次的制約因素。
業內人士分析:吉林省農産品加工業普遍面臨著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缺少融資渠道問題。
這是吉林農産品加工業必須闖過去的發展瓶頸。
進退之間
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如何補齊短板?如何突破瓶頸?
省委書記王儒林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産業鏈條短、産品附加值低,是制約吉林省農産品加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要在延伸産業鏈條、促進産業集群發展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提高企業科技研發能力,大力發展高端産品、終端産品。
發展全産業鏈農畜産品精深加工。——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農産品加工業産業升級。
抓重點項目,抓重點龍頭,抓重點園區——這是吉林省農業部門的謀劃。
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農産品加工業進入高速發展區,我國目前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農産品加工業空間和潛力都十分巨大。吉林省發展農産品加工業既有資源優勢,又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和産業優勢,發展條件堪稱得天獨厚。
而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受宏觀經濟形勢和農産品市場價格波動影響,玉米深加工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産能過剩市場需求不振,成本上升産品價格下滑。吉林省的玉米深加工産業結構已經開始調整,企業兩極分化嚴重,相對穩定的吉林燃料乙醇、中糧生化等企業優勢越來越大,柳河新天地等一批規模較小的劣勢企業因長期停産,已逐步退出,一些企業生産經營出現嚴重困難。
可以説,現在既是農産品加工業發展的“黃金期”,也是考驗期。考驗信心,考驗智慧。
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加快整合、增強規模、壯大實力,成為政府和企業的共識。加大科技含量、促進産品升級成為一些企業的主動選擇。
一些大型農産品加工企業不約而同選擇讓企業朝精深加工方向轉變。一位企業負責人説:“朝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延伸了産業鏈條,實際上等於開發了新的市場陣地。”
對農産品加工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斷推出。為企業爭取政策支持和解決融資難題力度前所未有。
幾大涉農金融機構被要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龍頭企業在原材料收購、倉儲設施和生産加工基地建設以及在技術改造等方面的合理資金需求予以相應的資金支持。
在吉林省一些地方開展試點的“糧食銀行”等金融創新之舉,也為中糧生化等一些龍頭企業收儲糧食緩解了資金壓力。
長春大成集團,是全國農産品加工業的一面旗幟,大成能否度過行業危機牽動很多人的神經。
大成集團把搬遷改造當做了“轉危為機”的機會。在大成集團搬遷興隆山園區指揮部的墻上,來訪者能看到一份“時間表”、兩張“路線圖”。前者是老廠區8個搬遷項目及計劃實施升級改造的6個重點項目建設“時間表”,後者則是大成集團沿著“玉米秸稈”和“玉米澱粉”兩條路徑,深度開發下游産品的“路線圖”。大成集團負責人表態:大成集團將利用三年時間,努力實現戰略轉型和産品升級,通過降低生産成本,優化産品結構和開發新産品、新市場,打造世界領先的生物發酵和生物化工企業。
在暫時的困難面前,最寶貴的是信心。
馬成武透露了吉林省政府部門的信心:到2020年全省農産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爭取突破10000億元,培育100個農産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建設10個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先進農産品加工業示範區,創建10個農産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300億元大縣,打造100個農産品加工業中國馳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