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旗小麥自然種植面積47.62萬畝,其中單種小麥8.49萬畝,小麥套種玉米0.1萬畝,套種晚播食葵35.1萬畝,折純種植面積29.6萬畝,較上年減5.46萬畝。為準確掌握杭錦後旗小麥的産量情況,旗農業局抽調科技人員分赴各鎮對小麥産量進行測産分析,全旗共取樣本75個,通過樣本分析,單種平均畝産438.1公斤,較上年增9.8公斤;小麥套玉米平均畝産305.0公斤,較上年增6.2公斤;小麥套晚播向日葵平均畝産350.9公斤,較上年增3.0公斤。千粒重平均43.1克,較上年平均增1.2克,平均穗粒數30.3粒,較上年平均增2.4粒。總體形勢表現品質提高、單産增加、總産縮減。經分析促成提質增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面積縮減,小麥田土壤肥力整體提升:受小麥價格相對偏低,畝效益不高的影響,今年小麥麵積繼續縮減;同時面積減少,種植小麥的地塊大部分為頭等地,肥力水平水平較高,排灌便利,促進了小麥的提質增産。
二是播期早、出苗好、保證小麥充分成熟:為防止土壤潮塌,通過科技培訓、電視宣傳,全旗大部分小麥做到適時早播,在3月20日前播種基本結束。小麥播種後氣溫較常年偏高4℃左右,加快了小麥出苗進度和苗期生長,為獲得高産奠定了基礎。
三是分蘗期溫度低,穗分化時間長,穗粒數增加:進入四月底五月初,小麥進入穗分化時段,平均氣溫比常年低3℃左右,幼穗分化時間延長,小穗數增加,利於形成大穗;後期溫度適宜,利於小麥傳粉受精,減少了不孕不育小穗,穗粒數增加。
四是後期氣候適宜、管理到位,千粒重增加:小麥生長期風調雨順,水肥供應及時,保證了小麥正常分蘗和後期有效穗的形成;進入6月下旬以後,氣侯溫涼,少有持續高溫,且微風天氣居多,基本沒有受到幹熱風的影響。適宜小麥孕穗、灌漿,小麥灌漿時間長,灌漿較充分,同時小麥蚜蟲發生較輕,綜合因素使小麥千粒重明顯提高。
五是項目帶動、配套新技術推廣促進了小麥提質增産:依託國家良種補貼、國家小麥高産創建、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質提升等惠農項目的實施,實現了小麥良種覆蓋率100%,通過整合項目資源,推廣集配方肥應用、高效栽培技術、病蟲草害綠色防控一體的高效集成技術,為小麥獲得豐産提供了技術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