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李國龍
日前,農業部組織中國農科院等單位7位專家,對煙臺招遠市辛莊鎮馬連溝村“農業部小麥高産創建萬畝示範區十畝攻關田”進行實打驗收,3.14畝驗收田平均畝産達817公斤,創下農業部專家實打驗收小麥單産最高紀錄。
山東省市全國小麥的優勢産區。2009年,滕州市曾創下農業部專家實打驗收冬小麥畝産789.9公斤的紀錄。時隔5年,煙臺市以27公斤的優勢刷新紀錄。“800公斤是一道坎,能跨過這道坎非常不易!”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研究員、糧食處處長張毅説。
“這個地塊之所以獲得這麼高的産量,主要得益於‘人心齊、品種好以及關鍵技術集成'。”煙臺市農業局局長白國強説。
人心齊——
各部門密切配合,創新團隊專心技術攻關
煙臺市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各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集中向糧食高産創建示範方投入。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水利等部門統籌安排各涉農項目,優先搞好示範方基礎設施建設;林業、電力等部門重點抓好林網建設和農電配套等;公安、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重點抓好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和農資市場監管;環保部門重點抓好産地環境保護;農業、科技等部門重點抓好高産創建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田。
在技術攻關團隊方面,成立“煙臺市農業專家委員會”。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徐少寧任主任,統籌協調政府各部門為技術攻關團隊做好服務。以市農科院為核心,整合本市多家涉農單位人才,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校,聘請余松烈院士擔任小麥研究技術顧問,建立小麥研究創新團隊,配套完善了技術攻關所需的實驗農場、技術中心、檢測中心等實驗場站,確保了創新團隊專心技術攻關。
品種好——
“煙農”系列小麥品種的培育與推廣
本次破紀錄所用的小麥品種是煙臺市農科院選育的“煙農999”。煙臺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所長、“煙農999”育成人王江春説:“這個品種的育成耗時20多年,中間育成了多個過度品種,最後通過航天育種與常規育種相結合的手段才使品種具有了突出的高産、優質、抗倒伏特點。”
作為技術攻關團隊的主力,煙臺市農科院始終以選育高産、穩産、優質、廣適的小麥新品種為育種目標,先後育成小麥品種30多個,通過國家和省級審(認)定品種21個,多個品種的應用時間均在10年以上,其中“煙農”系列品種兩次創全國北方冬小麥單産最高紀錄,累計推廣面積超過6億畝,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300多億元。
技術集成
——畝産“一深800、一增、一防公斤栽培技術、三改”,
從2008年國家開展高産創建活動以來,煙臺市引進新型機械加強農機農藝融合,集成推廣了小麥規範化播種、精量半精量播種、寬幅精播、氮肥後移、化學控旺防倒、病蟲害綜合防治及“一噴三防”等綜合配套技術,逐步形成了穩定畝産700公斤高産栽培技術體系。
從2011年開始,煙臺市農技推廣中心不斷總結“畝産800公斤栽培技術方案”,形成了“一深、一增、一防、三改”技術路線。煙臺市農業局副局長,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王壟良解釋説,“一深”就是土壤深耕深翻,耕深25厘米,然後旋耕,打破犁底層;“一增”是增施有機肥,實施秸稈還田,培育地力;“一防”是病蟲害防治,前期使用適樂時、銳勝拌種,春季噴施愛苗防治小麥紋枯病,後期開展小麥“一噴三防”;“三改”即改窄背等行套為寬畦播種,改條播為寬幅播種,幅寬6~8厘米,改傳統施肥為配方施肥、氮肥後移。
中國農科院研究員、農業部小麥專家組組長趙廣才認為:“煙臺創造小麥單産紀錄的經驗,對全國小麥生産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也將為保障全國糧食安全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800公斤的門檻突破了,以後的路要怎麼走?記者從煙臺市農業局了解到,今年小麥秋種期間,煙臺將在所轄萊州、招遠、龍口等縣區集中開展小麥增産模式攻關試點,每市安排100畝小麥超高産示範區,爭取將800公斤增産技術模式推廣面積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