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安徽太和縣:現代農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發佈時間:2014年07月25日 09:25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安徽農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太和縣是農業大縣,這兒農耕文化底蘊深厚,群眾種糧養畜歷史悠久。現有耕地173.4萬畝,人口175萬,盛産優質專用小麥、高蛋白大豆、優質玉米、高澱粉薯類,香椿、櫻桃、桔梗、薄荷、黃牛肉等名特産品遠近聞名。常年種糧面積突破300萬畝,糧食總産超百萬噸。十多年來,全縣糧食生産連上臺階,單産、總産屢創新高,2013年,夏糧平均單産突破500公斤,2014年夏糧再獲豐收,實現平均單産525.6公斤,總産近80萬噸,其中小麥最高單産達760.9公斤。太和已成為“安徽省小麥畝産千斤縣”,是“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糧食增産模式攻關試點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縣”和“全國農村改革與發展創新示範基地”。

  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太和人稟承著以糧為本的農業傳統,但不局限于溫飽,不拘泥于小農經濟,勇於先行先試,銳意改革創新,已深深根植于太和人心中,並化為了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先進的經營理念,強烈的現代意識,造就了一支新型農民隊伍,催生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組織,初步構建了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全縣現有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8家、省級示範社10家、民營農業科研實體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3家、糧食産業聯合體1個、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1400多家。2013年太和被省政府批准創建“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縣”。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點多面廣,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民團補充的多元化服務網絡,範圍涉及良種供給、配方施肥、農機配套、植保技術、農資供應、網絡信息、金融支持、農業氣象等,實現了農業各類服務全覆蓋。

  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最活躍、最具生命力的創新載體,給太和注入了現代農業的成長基因。農業規模經營快速發展,農業産業化水平顯著提升,生態友好型農業成為時尚。目前全縣農村土地規模流轉面積已超100萬畝,流轉率達57.5%。2013年全縣農産品加工産值超過72億元、出口創匯額超過1億美元。全縣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59家,其中省級11家、市級48家,年均糧食、畜禽、中藥材加工量分別達70萬噸、10萬噸和15萬噸。其中“三泰麵粉”、“旺興畜禽”、“中亞食品”、“鵬宇中藥材”等産品各地暢銷、深受市場青睞。現有國家級畜牧養殖示範場3家、國家級水産養殖示範場2家、全國“一鄉一業”示範鎮1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1個、省級蔬菜標準園2個、市級“一村一品”專業示範鎮2個、市級專業示範村12個。經農業部認定的綠色食品生産基地82萬畝,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9.7萬畝,通過認證的國家地理標誌産品1個、綠色食品19個、無公害農産品23個。

  農業高新技術推廣應用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加速器,促進了太和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支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壯大,近年來,該縣以整合資源和創新機制為手段,實現了種子産業化、栽培模式化、服務社會化、信息網絡化,全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60%。著眼于打造 “安徽種業第一縣”,整合種業資源,成立了“安徽瑞泰種業集團”,註冊資金6000萬元,銷售半徑覆蓋全省,現已建成小麥、大豆原種繁育基地20萬畝,生物組培中心2100平方米,全縣主要作物用種完全自給自足,良種覆蓋率100%。強化高産創建和科技攻關,推進良種良法創新,加強與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成功集成組裝小麥、大豆、玉米、紅芋4套農機農藝一體化增産技術模式。設立10個區域性鄉鎮病蟲害測報站,保證全縣農作物病蟲草害預警無盲點,建立專業化統防統治隊伍32個,配置大中型高效施藥機械170台套,2013年建立綠色植保技術防控區80萬畝,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面積已突破100萬畝,由此縣植保站被批准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標準化區域站。圍繞主要作物,對土壤有機質、PH值、鹼解氮、速效磷、速效鉀等13項目進行土樣化驗分析,搞好試驗示範和推廣應用,全縣測土配方施肥應用面積達到了100%,耕地質量明顯改善。建立了農産品質量監管網絡,隨時可對農藥殘留情況進行檢測。現已形成了縣、鄉、戶三級農業信息網絡,有20多家龍頭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及家庭農場建立了獨立網站,目前全縣農副産品網售率接近12%,其中加工企業産品網售率佔10%。深入開展包村入戶,開通專家手機信息諮詢業務,有效實現了農技推廣一對一零距離服務。

  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離不開先進的科技裝備,也少不了發展平臺。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區就是該縣應用和展示現代農業科技水平的一個平臺。從2011年開始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區以來,該縣農業裝備水平大幅躍升,農業科技因子不斷聚集,科技示範效應凸顯。目前最先進的科技裝備在舊縣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成並投入使用,在核心示範區安裝了8台中心支軸式電動圓形噴灌機,每台覆蓋面積近千畝,並建有玻璃溫室、日光溫室、組培中心、育苗工場以及農機大院、專家大院等。縣農業物聯網工程已啟動運營,實現了與安徽省小麥四情監測系統聯網,可對種植大戶的玻璃溫室、日光溫室以及高檔設施農業進行遠程澆灌、施肥和噴藥控制,對養殖大戶的養殖環境進行智慧調控。全縣高標準農田78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2萬畝,係“全省小型農田水利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縣”。縣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種子加工、測土配方施肥、植保、農機等各類服務設備齊全,實現了小麥、大豆等主要作物生産農機服務全程化,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專業化。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實現一、二、三産高度融合,走産業合作共贏之路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太和縣共贏糧食産業聯合體就是一個成功範例。它由安徽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安徽三泰麵粉有限責任公司&&首創,現有種糧大戶65家、家庭農場3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1家、農業企業3家,他們通過交易聯結、互助聯結和資産融合,形成了涵蓋糧食生産、收儲、加工、銷售及種子、農機、植保、農資等社會化服務為一體的整體糧食産業鏈條,彼此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借此安徽三泰麵粉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生産基地,而家庭農場和合作社也實現了降低生産成本和經營風險、緩解資金及倉儲曬場不足壓力,農戶則可像存錢一樣存糧食,實現了存糧有息、通存通兌、降低糧耗。該聯合體從2011年5月起步運營,經過3年多時間探索,現已逐步發展壯大,並走向成熟,促進了糧食産業各生産要素的聚集,實現了多方共贏。

  太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動能,來自於自強不息的太和人對現代農業創新基因的不停探索,成就于對這些創新因子的集成重組。2011年,縣委、縣政府果斷決策,將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美好鄉村建設的主動力和“四化同步”發展戰略的核心強力推進,全面啟動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從一開始就提出依靠項目推動、加大財政投入、突出示範帶動、加快改革創新、完善發展機制等五大舉措,為傳統糧食大縣發展現代農業開創新路。 2011年針對農業産業化、農村土地流轉、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政策的三個配套文件,就在阜陽市率先出臺,同時因勢利導創立了太和縣共贏糧食産業聯合體;2012年 《太和縣糧食産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正式下發,小麥、大豆、玉米、紅芋4套農機農藝一體化增産技術模式成型;2013年《太和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總體規劃》通過省市專家組評審,《關於加快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的實施意見》和《關於進一步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意見》聯袂公佈,決定縣財政每年拿出3000萬元用於現代農業發展,並整合使用涉農項目資金,建立農業投入增長的長期機制;2014年“太和縣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成立並投入運營,《關於支持社會資金參與建設美好太和的獎補意見》正醞釀産生。

  人才、科技、機制、激情……這些創新種子,逐潮流而動,應時代而興,在太和大地迸發出巨大能量。從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的興起,到農業企業、工商資本進入,從初始單項農機作業,到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再到糧食産業聯合體的發育成熟,實現了涉糧産業産前、産中、産後深度聯合,太和現代農業已初具形態。四年來,農業效益穩步攀升,農民人均純收入持續增加。2013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7800元,農業總産值84.7億元,近四年年均增長分別超過10%和4%。

  多年來,太和縣現代農業的發展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農業部、科技部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阜陽市委、市政府領導也多次到太和,關心、幫助、指導工作,為太和縣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今後,太和人將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團結拼搏,努力鑄就現代農業的新輝煌!

熱詞:

  • 太和縣
  • 農業信息網絡
  • 農民專業合作社
  • 圓形噴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