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於現代農業不松勁,依託生態優勢和品牌優勢,不斷加快綠色食品産業揚優成勢,全力打造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市委、市政府立意深遠。
“米香、果甜、肉嫩、菜鮮”,很多佳木斯人都感覺生活在這樣的城市很幸福。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了解到的一組數字正是市民幸福感的保證:截至目前,全市有114個綠色食品標誌,有機食品標誌19個。全市“三品一標”數量767個、認證面積1565萬畝,佔全市可耕種土地面積的92%。在兩批次“三品一標”抽檢産品中合格率為100%。去年第三季度,蔬菜、水果、水産品、菌類四個品種檢測合格率均為100%,位列全省第一。
豐富的農業資源,較強實力的農業技術水平,以及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給我市綠色食品發展帶來了繁榮。目前,全市現有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15個,面積780萬畝,是省內惟一的綠色食品原料基地縣(市)區全覆蓋的城市。2012年,爭取到3個水稻基地,樺南縣面積20萬畝、郊區50萬畝、富錦100萬畝。2013年再傳佳音,湯原縣50萬畝水稻基地加入標準化基地“陣營”,為全市現代農業核心區建設再添活力。
為了叫響“綠色品牌”,我市連續幾年組織綠標企業參加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哈洽會、齊齊哈爾綠博會等。綠色名片在國內外來賓中傳揚,一筆筆訂單因“綠”結緣。在2013年哈洽會上,富錦市糧食局與山東省糧油集團總公司簽訂了3000噸水稻交易協議,與大連北糧農産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簽訂了4000噸玉米交易協議,與福建省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簽訂4000噸大豆交易協議。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與重慶米業愛鼠糧油責任公司簽訂大米合同,合同金額5000萬元,為優質綠色大米又辟新市場。
綠色食品不僅在本地市場受追捧,還“綠炫”外省市各大市場。在瀋陽,我市綠色食品就掀起了一股強勁旋風。通過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我市與瀋陽中農置業(集團)公司開展項目合作,以宣傳推介大米為主打,全面推廣我市優質農産品綠色食品,並進行品牌整合、營銷網絡建設等工作。目前,由瀋陽中農置業(集團)公司先期投資200萬元在瀋陽中農大市場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佳木斯大米及綠色特色農産品銷售專區”,對“佳木斯大米”進行現場品鑒和産品宣傳活動。現已有近50家綠色食品生産加工企業陸續進駐瀋陽中農大市場銷售專區。
佳木斯市還將不斷延伸綠色食品的“觸角”。在長三角、珠三角區域成立綠色食品配送中心,積極開拓其他大中城市市場,其産品輻射港、澳、臺,有計劃地組織企業,聚集名牌産品和特色産品到重點地區開展系列營銷洽談活動。在省內外建設綠色食品精品連鎖店,根據“展示精品、銷售高端、全程檢測、質量追溯、信譽承諾”的原則,鼓勵企業繼續在哈爾濱、北京、成都建設綠色食品連鎖店,進一步探索新路。同時,加快綠色食品網絡市場建設,建立佳木斯綠色食品電子商務網,逐步形成展示直銷、物流配送、內外貿易、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網絡格局。
綠涌佳木斯,企業的積極性高了,農民也坐不住板凳了,他們紛紛以不同的形式搭乘這列“綠色快車”。科潤集團米業公司是各類展會的“常客”,每次參展他們都拿出自主研發的高端米打市場。很多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加入到“綠色團隊”。世平水稻專業合作社的銷售員谷盛秋説:“單靠我們農民自己的力量進駐外地市場是非常困難的。有了政府帶着我們闖市場,讓我們底氣更足。幾次活動攢了很多回頭客,這説明佳木斯大米已經被越來越多人喜歡了。”
事實就是如此,只有産品質量立得住才能賺得真效益。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冬梅系列豆粉在全國建立了銷售網點,一個企業26個産品獲得綠標,這在業界內也是寥寥無幾,冬梅公司做到了,他們堅持用産品質量向市場要效益,並針對消費群體生産高中低檔産品。現在,冬梅豆粉的部分産品已成為省內其他同類産品的生産標準,過硬的産品質量和準確的市場定位讓這個老牌本土企業越走路越寬。
這樣的企業在我市還有很多,黑龍江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孫斌”牌系列大米正在打響品牌,黑龍江小興安嶺釀酒有限公司系列葡萄酒、雜糧等老品牌風采依舊。特色煎餅、白瓜飲料、蘆薈、鮮豬肉、綠殼雞蛋、幹菜、菌類、玉米豆、魚製品等新特産品征戰國內外市場的步伐也是越來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