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夏季,正是水果豐富、琳瑯滿目的季節。一些網友對催熟水果産生了疑慮,食用催熟水果會影響人體健康嗎?催熟水果營養是否有變化?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專家。
市面上多數是催熟水果?
【回應】不是,需要長途運輸和反季、後熟的水果才催熟,歐美也普遍使用
“聽説市場上銷售的水果多數是催熟水果,是這樣嗎?”一名網友在微博中問。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學博士史軍告訴記者:“並非所有水果都需要催熟,主要是一些需要長途運輸、容易變質的水果,比如香蕉、芒果、獼猴桃等需要,如果等完全成熟再運輸,到目的地時可能已腐爛。因此在變黃成熟前採摘下來才能‘承受'長途運輸。”
摘下的水果並未完全成熟,要讓它們成熟,就需要催熟劑。農業部農産品加工質量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主任王鳳忠介紹,水果自然成熟的作用物質是一種氣體——乙烯,它是植物自身的一種激素,能作為信號來刺激水果迅速成熟,而人工催熟的過程,就是模擬這種機理,人為施用乙烯氣體或乙烯釋放劑(乙烯利),來誘發水果啟動成熟過程。
北京農林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曉元説,除了需要長途運輸的水果,一些反季節水果可能會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促使果實提前成熟。生長調節劑是與植物激素類似的物質,有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萘乙酸、氯吡等,比較常用,水果自身也會産生這些物質。
水果催熟技術應用廣泛嗎?幾位專家均表示,只要涉及遠距離運輸,必須使用催熟劑,歐美等國家和地區也普遍使用。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果樹栽培與植保研究室副主任陳錦永介紹,早在乙烯利合成之前,果農就將已成熟的香蕉或蘋果與生香蕉、生蘋果放在一起,然後密封起來使生香蕉、生蘋果加快成熟,其原理即是通過已成熟果實釋放出乙烯來誘導香蕉和蘋果成熟。此外,民間還使用棒香催熟香蕉和蘋果,也是利用棒香燃燒産生乙烯氣體的原理。
水果到底是什麼時候加入催熟劑的?馮曉元認為,只要以催熟為目的使用催熟劑,就一定是果實成熟後。史軍也表示,一般都是採摘後使用催熟劑。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採訪時介紹,催熟劑一般用在果蔬的外面,在非可食部分。“比如,香蕉就是點在把上。把香蕉從香蕉樹上取下來,再拿乙烯利藥水處理,點一點就行”。
催熟水果影響人體健康嗎?
【回應】不會造成兒童早熟,在允許範圍內添加也不影響健康;實驗證明,過量添加催熟劑會導致水果成熟過快、容易腐敗
有人擔心食用催熟水果會使兒童性早熟。史軍説,這種擔心沒必要。兒童性成熟是受性激素調節,而無論是乙烯還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體內表現出性激素樣作用,也不能參與性激素的合成,更不可能引起兒童性早熟。
史軍進一步解釋,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物質。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的小分子信號物質,只起傳遞生長髮育信息的作用,不參與細胞的實際“建設”。當這些信號與植物細胞膜上的接收裝置(如接收乙烯信號的ETR1蛋白)結合時,細胞就會發生相應的代謝生長和生理活動。人體的細胞膜上沒有接受這些信號分子的裝置,自然也不會“應答”。
那食用催熟水果到底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呢?馮曉元表示,凡是在我國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都需要經過安全性評價,國家對生長調節劑的使用量和時間有嚴格標準。不同水果是不一樣的,國家標準GB2763規定,乙烯利在獼猴桃、香蕉、菠蘿、荔枝的殘留量均為不超過2毫克/千克,氯吡在獼猴桃、葡萄中的殘留量不超過0.05毫克/千克。只要按照國標使用、在批准範圍內使用,是可以保證食用安全的。
史軍告訴記者,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一項聯合研究選取20名測試者,讓他們以每日每千克體重0.5毫克的劑量服用乙烯利,並持續16天,發現測試者的紅細胞膽鹼酯酶含量沒有變化,血漿膽鹼酯酶有所下降。不過在其後的兩個星期內,這一指標又逐漸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那麼,催熟劑在水果中殘留的化學物質是否安全呢?史軍介紹,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報告顯示,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可接受的乙烯利劑量為0.05毫克/千克體重。“一個體重為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攝入2.5毫克乙烯利,仍然是安全的。那相當於要把兩斤多香蕉連皮吃個乾淨,但幾乎沒人會這樣做。”史軍打比方説。
此外,口服乙烯利的半致死量約在2000毫克/千克體重,在正常吃水果的情況下,完全不會發生。“更何況,如果噴灑了這樣劑量的乙烯利,那果實就迅速腐爛成醬了。”史軍補充説,“實際上,使用乙烯利的話,一般不會有過量殘留。”
果農和商販會不會過量添加催熟劑呢?王鳳忠説,催熟劑的使用有一個特殊的性質:少量用有好處,用多了有壞處。比如,用一定濃度的催熟劑可以催熟水果,但是用多了,水果會成熟過快,容易腐敗,反而不利於運輸和貯存。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任順祥的一篇論文也提到,乙烯利的使用濃度以500—1000毫克/升為宜。濃度過高,果肉易老化,轉黃後很快出現褐斑和腐爛。
催熟的水果營養有變化嗎?
【回應】對不同營養物質影響不同。有的影響口感,有的營養下降,有的營養卻增加
催熟水果的營養成分是否有變化?王鳳忠表示,催熟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水果的營養成分組成,甚至有研究表明,在綠豆種子萌發過程中使用乙烯可使綠豆芽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維生素C含量分別增加25.1%、66.07%和163.9%;使用乙烯催熟的桃子總糖含量有升高,同時也能較好地保持維生素C的含量,營養價值均有增加的趨勢。
“催熟對不同營養物質影響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史軍説,相較于自然成熟的番茄,採摘後催熟的果實維生素C含量和番茄紅素有所下降,但對糖類影響微乎其微。
馮曉元説,使用催熟劑後,果實的果肉組織體內能量轉換可能會不充分,在味道和口感上不如自然成熟的水果。
如何判斷果蔬是否自然成熟?史軍告訴記者,人工催熟與自然成熟在原理上沒有區別,從這個角度講,兩種水果從外形上較難區分。相對而言,兩者的香氣差異可能最明顯。讓果實散發出香氣的物質是在成熟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短時間催熟達不到這種效果。比如,自然成熟的西紅柿聞著很香,而催熟的西紅柿就幾乎沒有香味。
吃催熟水果,是否有注意事項?王鳳忠説,目前使用的果蔬催熟劑主要是乙烯利,可溶解在水裏,如果擔心有殘留,不妨多用清水將水果沖洗幾分鐘。
本期欄目統籌:馬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