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賣牛也有“支付寶”

發佈時間:2014年07月11日 08:43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吉林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客車疾馳在長春市至東豐縣的高速公路上,途經的一座高大廣告牌十分醒目:中國第一牛鎮——那丹伯,名字叫的是一個響。

  走進那丹伯,寧靜安逸,烈日當頭更難在路上見到幾個行人。這樣一個平凡的小鎮,卻是全省著名的黃牛交易集散地。帶著對“中國第一牛鎮”的好奇,記者走訪了該鎮的黃牛經紀人、養殖戶和遠道而來的客戶,一探究竟。

  牽線搭橋

  ——他們是“中國第一牛鎮”的“功臣”

  見到石忠成時,他正與一位買牛的老客戶通電話,準備過幾天的交易事宜。

  石忠成是土生土長的東豐縣那丹伯鎮人,皮膚黝黑,既有農民般的淳樸,也透出一股商人的精明勁兒。

  “黃牛經紀人説白了,就是給買牛和賣牛的牽個線兒搭個橋兒,幫人‘相牛',為賣牛的找個客戶,給買牛的做個擔保。”面對記者的好奇,石忠成一邊解釋,一邊掏出名片遞給記者。

  黃牛經紀人是牛市交易的仲介人,也是鑒定家。牛的品性、體質、價錢全憑他一句話,買家、賣家都聽他的。黃牛經紀人都有一手絕活,就是看牛、估肉。來市場交易的肉牛,只要經過他們的眼,不管是大牛還是小牛,是肥牛還是瘦牛,牛的活重上下差不過3斤,估肉上下差不過1斤半。

  説起做經紀人的經濟效益,石忠成面有得色。“現在市場行情還不錯,一頭牛能賣到8000元左右,經紀人能賺50元到100元。”石忠成説,雖然一頭牛的利潤不算高,但一筆生意下來,就夠我們這一個月的開銷了。“這不挺好嘛!”

  石忠成現經營一家清真飯館,同時也兼具接待客戶吃住的功用。“客戶過來的時候,我們都去接,管吃管住,服務絕對週到。”石忠成名片的背面詳細地寫著提供住宿、存車、存牛、飼養、裝卸服務。對於養牛的新手,還提供最新養牛技術、飼料配方、常見病預防和治療技術。

  “以前養過牛,做經紀人不到兩年,也是因為有親戚做這個,經濟效益也不錯,才跟著一塊兒做的。”正是有了過去的養牛經歷,石忠成才有了現在“相牛”的本事。“經紀人這行當,聽起來挺簡單,剛開始幹的時候也不容易,就得慢慢靠信譽闖出名聲來。”

  憑著這種誠信,石忠成的客戶多了起來,生意漸漸走向正軌。

  在那丹伯,還有這樣一部分人:既做經紀人,也是養殖戶。王軍,就是其中一個。

  王軍雖然只有45歲,已經是老養牛戶,老經紀人。從16歲就在牛市場裏摸爬滾打,東奔西走,王軍也自稱是這個圈裏的老人兒了。

  “我們這以前沒有黃牛交易市場,可以説是由一幫經紀人倒牛倒出來的。”那丹伯的經紀人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那時鎮上經常有農民進行規模較小的黃牛交易,慢慢地靠倒牛賺到了錢,久而久之,倒牛的便越來越多,這才有了那丹伯的黃牛交易市場。

  那丹伯黃牛交易市場的負責人呂達介紹説:“目前,那丹伯鎮有近500人從事黃牛經紀人。黃牛遠銷全國28個省市、100多個縣,最高年交易量達到10萬頭,平均年交易量超過3萬頭。通過交易市場的帶動,當地許多農民都把土地流轉出去,專門搞養殖。”黃牛交易市場不僅帶動了當地和周邊地區養牛業的興盛,更拉動了全鎮畜牧業經濟的發展。

  追根溯源,正是因為有了一代又一代黃牛經紀人的推波助瀾,才有了今天那丹伯敢號稱“中國第一牛鎮”的勇氣。

  安全鏈條

  ——這是買賣雙方都急需的“支付寶”

  早晨7點鐘,那丹伯的黃牛交易就拉開了序幕。這次交易是在賣牛戶家進行的。

  鄧超操著一口並不標準的普通話和經紀人談論著剛買到手的一百頭西門塔爾牛。

  鄧超是四川邛崍人,有三年的養牛經驗,剛剛辦起一家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牛的價格高,每次交易的數目都不小,我們也提心吊膽,怕被騙。”鄧超的擔心也是其他買牛客戶所擔心的,如果碰到無良商家,損失一次差不多就是一年的積蓄。

  “有了經紀人就不一樣了,買到手的牛先放在這觀察幾天,沒有問題了錢才能到賣牛的手裏,這心裏多踏實啊。”鄧超對經紀人這種交易模式頗為滿意,經紀人無形中為黃牛交易上了一道保險鏈條,為客戶吃上一顆“定心丸”。

  這種交易的仲介模式像極了淘寶網發明的“支付寶”,為黃牛這樣的大牲畜交易解決了最為重要的誠信問題。

  支付寶,網絡時代家喻戶曉的支付系統。由買家將貨款打到支付寶賬戶,由支付寶向賣家通知發貨,買家收到商品確認後指令支付寶將貨款放于賣家,至此完成一筆網絡交易。其方便、快捷、安全的交易模式,成為當今被廣泛認可的信用仲介。

  作為中間商人的黃牛經紀人,正是支付寶功能的現實應用。

  剛從遼寧過來的徐俊賢可以説是那丹伯黃牛的老客戶了。已經58歲的老徐是遼寧某農業站一名普通員工。老徐不僅對那丹伯的黃牛讚不絕口,對黃牛經紀人這種交易模式也豎起了大拇指。

  “經紀人可不是隨便挑一個就能交易。我們過來交易都通過熟人介紹的經紀人,沒有這層擔保誰也不敢冒那個風險。”老徐身邊的朋友有過買牛受騙的經歷,所以老徐在買牛上十分謹慎小心。

  “那是去年的事了。我那位朋友也是沒經驗,經紀人的信息是他在網上找的,聯絡好後就過去了。看牛、交錢、運回去,一切都挺順利的。誰知,在山上放牛的時候這牛變樣了!”老徐提起這事也有些忍俊不禁。原來,這牛買回去牛毛是白黃相間的,淋過雨後身上白色牛毛的地方竟變成了黃色。眼見著朋友為此又是生氣又是上火,老徐也吸取了這個教訓——買牛必須找信得過的經紀人。

  競爭之痛

  ——呼喚經紀人“正規軍”

  老徐朋友的遭遇並不是個例。

  受騙的這些人往往都是通過網絡得知的賣牛信息,輕信了虛假信息,而受騙後又投訴無門,只能吃啞巴虧。

  做了30年經紀人的王軍走過南闖過北,對黃牛交易中的貓膩一眼就能識破,“但是客戶不一定能看出來啊,所以經紀人沒人管沒人抓的現狀必須得治理治理了。”王軍認為,非常有必要成立經紀人協會,不能讓個別缺乏職業道德的經紀人擾亂市場,必須將這種害群之馬逐出市場。

  王軍的想法也是老徐的心聲。“有這麼個組織我們買牛放心,市場規範了信譽好了生意肯定能越來越好,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成立經紀人協會,成為經紀人與客戶的共同期盼。

  與那丹伯鎮只有一河之隔的伊通縣營城子鎮,是那丹伯的最大對手。營城子黃牛交易市場,對外宣稱是“東北非牧區最大黃牛交易市場”,知名度與那丹伯黃牛交易市場旗鼓相當。與那丹伯不同的是,早在1980年伊通縣就成立了伊通黃牛協會,還設有經紀人銷售分會。協會要求黃牛經紀人要有養殖經驗,通過考核後才能持證上崗。

  對於既是老鄰居又是競爭對手的營城子鎮,那丹伯鎮副鎮長徐士海作出了很中肯的評價:“在黃牛經紀人協會這方面,我們得像營城子學習。有了這種官方認可,買方放心,最重要的是能整頓當前混亂的經紀人市場。”

  市場上的不正當競爭讓經紀人之間迫不得已築起互相提防的高墻。王軍告訴記者,每次客戶過來,車接車送、包吃包住,恨不得24小時都跟著,一不留神,可能就被其他經紀人“劫”走了。

  那丹伯黃牛交易市場是吉林省的一個典範,那丹伯的黃牛經紀人是吉林省黃牛經紀人隊伍的一個縮影。民間自發形成的經紀人隊伍攪活了牛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經紀人隊伍自身也面臨一個蛻變成長問題。成立正規的經紀人組織成為買賣雙方的共同呼聲,也是黃牛交易市場發展的必然需求。

  鎮中心,那丹伯畜禽交易市場的擴建工程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當地的人們已經在憧憬著建成後黃牛交易市場的火爆場面了。

熱詞:

  • 科技苑
  • 致富經
  • 每日農經
  • 農廣天地
  • 聚焦三農
  • 鄉土
  • 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