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用走爛泥道,瓜果也少受損了。”瓦房店楊家鄉臺後村,一條筆直寬敞的水泥路穿過大片玉米地。説起這條大路,村民譚麗萍伸出了大拇指。她家的5個西紅柿大棚就在路邊,以前因為地澇,不光影響大棚種第二茬作物,村裏2000多畝的玉米地也經常顆粒不收。
從去年開始,新修的排水渠、水泥路解決了臺後村的後顧之憂,讓譚麗萍受益的是大連實施的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瓦房店土地整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廉清寶告訴記者,2013年,瓦房店共有4個鄉鎮、4800公頃的耕地“播種”了這一項目,今年有“收成”了。不光是臺後村,楊家鄉黃旗村4000多畝玉米大田今年也將告別“顆粒不收”,村民至少增加400萬元收入。
大連土地面積1.36萬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9畝,遠遠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不僅“量少”,受地貌限制,耕地質量總體也較差,在全國、全省都處於中下游。針對質量差、效益低的耕地,這兩年,大連積極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農村土地整理、增加挂鉤土地復墾“三個平臺”建設,通過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讓大片荒地、低産田變成良田。
去年,大連已完成2萬公頃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僅瓦房店就投入了1.5億元。今年,全市預計再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18個,面積23545公頃。高標農田建設不僅直接帶動農民增産增收,也推動了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改善。除了建高標農田,大連還降低了農民復墾耕地的門檻,提高了使用補充耕地的價格,首次出臺了《大連市耕地破壞鑒定暫行辦法》,確保有限的耕地資源管好、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