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市場信息 >

安徽省靈璧縣:養牛大縣為何鬧“牛荒”

發佈時間:2014年07月08日 08:47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牛肉市場價格一路飆升,作為“全國商品牛基地縣”的安徽省靈璧縣按理説應該是受益者。然而,事實出人意料,該縣的養牛數量不升反降。

  一些養牛場關門歇業,或改從他業;原本出口創匯的牛肉加工龍頭企業因在本地難尋牛肉,不得不靠大量進口維持生産。養牛大縣為何鬧起“牛荒”?記者日前來到靈璧縣一探究竟。

  養牛基地不見牛

  説起皖北地區最大規模的現代化生態養牛基地——靈璧縣萬頭養牛示範園,安徽業界無人不曉,但誰能想到,這個佔地約700畝、擁有標準化牛舍38棟、青貯飼料池4座、有機肥生産車間2棟的大型養牛基地,已有一年多不見牛影了。

  這是位於靈璧縣尹集鎮的一個花園式的養牛基地,整齊美觀的牛舍和牛槽掩映于綠樹叢中,一塊巨大的牛形靈璧石引人注目,然而,放眼望去,荒草遍地,蘆葦長有一人高,有的地方還種起了小麥,可就是見不到一頭牛。“2010年以前,這裡可紅火了,四五千頭牛差不多把各個牛舍都擠滿了,景象特別壯觀。但2010年以後,園裏的養牛數量銳減,牛出欄後就不再補欄,到2011年只剩下幾百頭牛,2013年以後更是一頭不剩。”示範園一位負責人説。

  據了解,示範園最初計劃做循環農業,延長産業鏈,每年消化5萬畝地的秸稈,用牛糞生産有機肥30萬噸,直接解決300人就業。可惜的是,美好的規劃沒有堅持下去。園區一位負責人無奈地説:“上級領導來考察時也曾問過為何不再養牛,我們的回答是,養不起,閒置虧小錢,養牛虧大錢。”

  不僅大型養殖基地不養牛,近年來,靈璧縣一些小型養牛場也陸續關門,有的原先有數百頭牛的養牛場如今已改作養雞場。靈璧縣申浩養牛專業合作社是該縣最大的養牛合作社,往年有300多戶會員,2013年以後降至100戶。

  宰牛車間無牛宰

  位於靈璧縣的荷金來農業公司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牛肉屠宰加工企業之一,擁有年設計屠宰量5萬頭的現代化屠宰車間,但近年來屠宰車間從未“吃飽”過,特別是2013年以後,車間的現代化屠宰流水線幾乎無牛上線。“當初上這個流水線時認為在養牛大縣不會缺牛,出現如此局面始料未及。”公司負責人儀江天説,2010年前的幾年裏,公司現代化宰牛車間每年屠宰萬頭牛左右,由於牛肉品質好,大量出口海外,在公司的眾多冷庫中還有一個專門的“出口冷庫”。2008年,公司牛肉出口創匯350萬美元,在全省養牛企業中首屈一指。但2010年以後,公司無牛可宰,並且還從出口牛肉轉為進口牛肉。

  不光是現代化宰牛流水線,靈璧縣的個體宰牛戶也抱怨無牛可宰。“過去一天要宰10多頭牛,現在10天也宰不到一頭牛。去年以來,許多養牛戶在牛出欄之後就不再補欄了,現在有的一個村子都見不到一頭牛,俺們也該改行了。”一位宰牛戶説這話時一臉的無奈。

  牛價上揚為何養殖“疲軟”

  近年來,隨著牛肉需求的不斷增大,牛肉價格一路上揚,按照經濟學原理,價格上漲會刺激生産,增加供應,但目前的現狀是肉牛養殖不增反減,這是咋回事?

  “養牛週期長,收益慢,讓養牛戶打了退堂鼓。”靈璧縣養牛協會一位人士説。在牛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産工具之時,農村常見的養牛模式是養母牛下小牛,近幾年,隨著農業機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牛在皖北農業生産中不再有用武之地,於是完全以商品形式存在,投入和産出就成了養牛戶考慮的首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被稱為“造牛機器”的能繁母牛日漸成為養牛戶眼中的“賠錢貨”。過去靈璧縣的能繁母牛年存欄量高峰時達7萬頭,現在只有1萬多頭。能繁母牛存欄不斷減少,造成繁殖體系缺失,導致肉牛産業缺少“源頭之水”。目前,靈璧縣養牛戶多采用“快進快出”方式,從東北購進“架子牛”進行短期育肥,往往育肥半年左右即可出欄;有的養牛戶甚至購買400公斤以上的大牛育肥,隨機出欄。這種重育肥、輕繁殖的短期行為很難保證當地肉牛供應。

  資金佔用大、市場風險高也讓許多養牛戶望而卻步。肉牛産業是資金密集型産業,飼養能繁母牛自不必説,買“架子牛”育肥同樣需要大量資金。按目前的市場行情,以購買50頭“架子牛”育肥為例,照每頭300公斤重、每公斤33元計算,買牛需投入近50萬元;以每頭“架子牛”每天飼養成本15元計算,按8個月出欄計算,育肥需投入18萬多元。這樣,養牛的總成本達到了68萬元。而以一頭牛出欄時550公斤,整牛以每公斤27元售價計算,50頭牛可賣74萬多元,理論上算,養50頭“架子牛”只掙了約6萬元。如果不幸買到病牛、灌水灌沙牛和品質不好的牛,或在長途運輸中管理不當發生掉膘甚至減員,牛未到家就先折錢;養殖中出現病死牛,更會賠老本。同時,由於這幾年“架子牛”不斷漲價,買牛育肥的利潤越來越薄。“手頭有70萬元幹啥掙不到6萬元啊,何況養牛付出多、風險大。”靈璧縣養牛業一位人士説。

  肉牛扶持政策少也影響許多養牛戶的積極性。養豬享受政府補貼,能上政策性保險,然而,多年來,肉牛養殖卻缺乏這類扶持政策。去年9月,安徽省出臺了《加快肉牛肉羊産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了肉牛發展思路和保障措施,但到目前為止缺少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例如,《意見》中提出“保障養殖用地用電”,但一些養牛合作社申請養牛用地卻遲遲不能獲批,妨礙了進一步發展。

  國內肉牛供不應求,價格高企,甚至“一牛難求”,使得牛肉加工企業紛紛轉而進口豐富又便宜的外國牛肉。荷金來農業公司從2011年起,公司生産則全部採用進口牛肉,因為進口牛肉比國內同品質牛肉便宜一半。據該公司負責人稱,目前省內的牛肉加工企業使用的牛肉基本都是進口牛肉。

熱詞:

  • 科技苑
  • 致富經
  • 每日農經
  • 農廣天地
  • 聚焦三農
  • 鄉土
  • 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