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四川渠縣土溪鎮3000畝蔬菜成“傷心菜” 出路在哪

發佈時間:2014年07月07日 09:3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達州日報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銷路不暢,西葫蘆已經黃了

  往年這個時候,渠縣土溪鎮萬合村、上遊村、先鋒村的菜農們正閒下心來,喜滋滋地盤點春季蔬菜的豐厚收入。然而今年,他們一個個愁眉苦臉,因為遭遇銷售困局,青椒賤到兩三角錢一斤還沒人要,不少菜農懶得採摘,任由它們零落成泥。菜農們感嘆:這個春天算是白忙活了一場。

  從往年的搶手貨到今年的“傷心菜”,土溪鎮3000畝蔬菜基地究竟遭遇了怎樣的變局?6月23日,記者前往該鎮進行調查。

  坐地銷售 往年菜農賺歡了

  出土溪場鎮1公里多,公路邊一塊“達州市常年蔬菜基地”的牌子格外醒目,放眼望去,滔滔渠江逶迤而去,大片開闊的河灘菜地連片,滿目青翠,間或種著少量的玉米,這裡就是“傳説”中的葡萄壩3000畝蔬菜基地,涵蓋萬合村、上遊村、先鋒村,並輻射周邊6個村。

  當地村民説,河灘地勢低、土質好,汛期易受洪水襲擊,種莊稼不現實。聰明的當地人巧打時間差,很早就有利用枯水季節種植露地蔬菜的習慣,除7月至9月汛期農閒外,其餘季節全是種菜。

  前幾年,政府引導農民調整産業結構,擴大蔬菜種植面積,現在90%的農戶靠種菜為生而且經驗豐富;品種主要是俗稱“菜辣子”的青椒,還有茄子、黃瓜、西紅柿、豇豆、四季豆,以及甘藍、花菜、蘿蔔等時令蔬菜。

  種菜讓葡萄壩農民嘗到了甜頭。土溪鎮鎮長肖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青椒為例,一畝地可栽3500株,一株摘幾茬,單株純收入2元,一畝地可收入7000元,家有幾畝地,收入幾萬元是很平常的事。

  “過去,我們的蔬菜根本就不愁銷路,一般人家都要純賺四五萬元。”萬合村5組蔬菜種植大戶、經紀人張賽軍很是懷念過去的風光。“往年青椒開市價都是一塊七八,之後隨著其它地方青椒陸續上市,價格逐漸下跌,最少也要賣七八角錢一斤,七八天就要輪摘一茬。每天十幾二十台車上門收購,最多一天銷售了80多噸蔬菜。”依靠種菜,家家戶戶蓋起了新房,公路兩側全是體面的樓房,儼然一條鄉鎮街道。

  門前冷落 今年銷路不行了

  市場經濟充滿變數。曾經暢銷通南巴平和渠縣、達州、南充的葡萄壩蔬菜今年遭遇“滑鐵盧”,客戶不上門,蔬菜賣不動。

  6月23日上午8點多鐘,記者在該基地看到,聚居的民房冷冷清清,一些人家關門插鎖,一些村民坐家閒耍,一畦畦菜地裏滿是待摘的青椒、茄子、豇豆等時令蔬菜,看不到一個忙碌的人影。往年大車小輛、熱火朝天的收購場面不復存在。

  銷售受阻,菜賤傷農。“青椒0.25元一斤,一天都只能賣一兩車。”作為蔬菜基地3個經紀人之一的張賽軍愁眉苦臉。因為無法及時採賣,一些農戶乾脆任由青椒爛在地裏,黃瓜、茄子、豇豆等時令蔬菜同樣銷售不暢。記者採訪時,看見兩塊地裏的西葫蘆已經黃了,沒法吃了,村民説“懶得管了,爛了算了”。

  儘管這樣,還是有農戶把菜挑到土溪場鎮“碰運氣”。記者在去鎮政府採訪途中,遇到萬合村6組村民周國蓉在街邊叫賣青椒,要價0.5元賣0.3元,黃瓜要價1.5元賣1.2元,她説“還不好賣”。另一位老太婆則挑著賣剩的茄子,不厭其煩地向一家家飯館推銷。

  3000畝蔬菜日産量數十噸,“土溪場鎮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加起來只有1.5至1.8萬人,要想就地消化根本不現實。”鎮長肖毅説。

  辛苦一個春天,收入打了水漂,菜農們鬱悶不已。萬合村5組張賽雲種了三四畝地的蔬菜,以前收入三四萬元,今年只有八九千元;而同村的周國清,今年僅有四五千元。他們説,今年銷得好的人家,收入也就1萬元左右,一般的只有幾千元。

  及時補救 土溪蔬菜緣何滯銷

  5月下旬,葡萄壩蔬菜基地曝出滯銷的消息後,當地黨委政府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特別是青椒采收後期,土溪鎮政府加大了外銷力度,主動聯絡客商,召集經紀人開會,與縣商務局、縣工商局對接啟動土溪蔬菜“進超市、進學校、進單位伙食團”活動,並將蔬菜品種、價格等信息發佈到網上。其時覽闕路修路限行,鎮上還派出一台服務車開道接送,不讓前來拉菜的汽車受影響。但是,這些“遲來的愛”並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沒能從根本上緩解賣難問題。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土溪蔬菜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土溪鎮萬合村黨支部書記王幫平總結了三個原因:一是天氣影響。今年春天氣溫偏低,蔬菜上市推遲了20天左右,集中采收時與其它地方蔬菜“撞車”,出現賣難。二是青椒采收中期陰雨連綿,病蟲害增多,腐爛的多,品相不是很好。三是過去主要的銷售地通南巴平今年發展了大面積的青椒和時令蔬菜,外銷市場沒了。此外,菜農們説,專業合作社沒有充分發揮聯絡客商、拓展市場的作用,也是銷售遇阻的原因之一。過去,葡萄壩蔬菜光是坐等客戶上門,就能銷售一空;今年形勢突變,專合社缺乏銷售信息和客商人脈,“守株待兔只能等死”。

  出路在哪 政府和專合社應服好務

  打造葡萄壩蔬菜基地,土溪鎮政府當年沒少下功夫。鎮長肖毅説,前幾年遭遇洪災,光清理淤泥、翻耕河灘地,政府就花了幾百萬元,同時硬化了田間便道,平時還對農民進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

  針對農民反映“土溪鎮沒有農貿市場,上街賣菜被城管攆來攆去”的抱怨,肖毅這樣解釋:農貿市場是個遺留問題,當年開發商在農貿市場壩子上修建了商品房,底樓修成單間門市,而將農民自産自銷的市場設在了樓上。農民都有沿街擺攤賣菜的習慣,不願上樓銷售。今年,蔬菜賣難問題出現後,鎮政府專門規劃了一條街作為菜市場。

  記者採訪時,菜農們説縣上去年承諾每畝蔬菜給予200元補貼,至今未兌現。肖毅説,補貼的問題鎮上正在與縣上銜接。

  有種菜習慣,有種植經驗,有成片規模,那麼土溪蔬菜出路何在?

  肖毅説,作為一級政府,帶領農民增收致富責無旁貸,政府該做的就是服務。“我們只能引導農戶種植,種什麼種多少不能強制干預,土溪蔬菜銷售渠道主要是外銷,市場調節誰也不能完全把握。”今後,政府要主動掌握周邊相同品種的種植、面積等情況,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改變傳統種植模式,鼓勵發展名特優新蔬菜,産前摸信息、産中供技術、産後找市場,充分發揮專合社“走出去”的作用,讓農戶既豐産又豐收。

熱詞:

  • 蔬菜基地
  • 土溪鎮
  • 青椒
  • 蔬菜品種
  • 蔬菜種植
  • 渠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