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台縣著力打造以麥冬為主的特色農業産業,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品牌農業,“小麥冬”鼓脹了群眾的“錢袋子”。
涪城麥冬,又名川麥冬、綿麥冬,是我國的傳統中藥材之一,具有養陰潤肺、清熱除煩、益胃生津、涼血止血等功效,早在1502年(明弘治三年)的《本草品匯精要》中,即有涪城麥冬的相關記載。在三台縣,人工種植麥冬的歷史悠久,種植區集中在涪江流域的花園、永明、靈興、爭勝等13個鎮鄉,是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麥冬種植基地。
近年來,三台縣對麥冬生産進行基礎設施的全面配套建設,2006年,“涪城麥冬”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的知識産權,逐步把“涪城麥冬”推向了集約化、産業化的快速發展軌道。
三台縣永明鎮本源麥冬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9年2月,合作社現有社員160戶,其中農民社員159戶,企業社員1戶,農民社員佔99.4%,麥冬種植面積達2100多畝,輻射帶動周邊永明、花園、老馬3個鎮鄉種植面積5000多畝。
花園鎮涪城村村民陳曉龍説:“我們以前種麥冬都是各家各戶單打獨鬥,縣上確定了麥冬産業化經營後,我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收購,解決了很多問題。”
不斷做大做強麥冬産業,在原有麥冬産業的基礎上,探索總結出了一條“藥—糧—菜”、“藥—菜”套作的路子,畝産值2萬元余元。解決了如何在種植方面發揮麥冬最大效益的同時,三台縣又著力在解決麥冬季節性、地區性過剩等方面探索出一條路徑。
四川代代為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三台縣蘆溪工業集中區內,是一家集“涪城麥冬”種植技術研究、良種繁育、種植推廣等為一體的重點農業産業化經營麥冬專業研發公司。2013年4月,公司投資3600萬元、佔地50畝的麥冬氣調庫在蘆溪工業集中區竣工投入使用,解決了麥冬儲備和淡旺季銷售的問題。
依託中國農大、成都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搞好麥冬生産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市場引導,真正做到科技進村入戶,依靠科學技術全面提升麥冬産量和品質,鞏固和實施品牌戰略。未來10年內,三台縣力爭使以麥冬為主的中藥材産業産值達到100億元,稅收達到5億元,帶動農民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