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縣夾壁鄉政府辦公樓的角落一個不大的菜園子裏,豆角、蘿蔔、辣椒、番茄已沐浴著陽光茁壯成長,蓬勃的生機展示著豐收的希望。
這塊普通的菜園子,在當地群眾看來卻並不普通——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夾壁鄉政府工作人員針對實際與産業結構調整需要,利用閒散空地和業餘時間在鄉政府旁建起一塊“試驗田”,測試著農作物是否適應在此生長,為村民蔬菜産業結構調整探路。
“瞎鼓搗”激發靈感
“起初只是個人愛好,地荒著怪可惜,就種了番茄、辣椒,不僅可以打發空閒時間,也能供給食堂使用。”談起“試驗田”,正在除草的夾壁鄉副鄉長焦安龍告訴記者,自己是農學專業畢業,對種植農作物有一定經驗,閒暇就喜歡“瞎鼓搗”栽培一些新鮮品種。
屬高寒氣候,全鄉2000余畝耕地從1995年就開始種植大白菜、萵筍,是理縣大白菜的主産地之一。”焦安龍告訴記者,雖然種植大白菜效益不錯,但産業結構單一,受市場影響大,加之近20年時間長期種植,化肥使用量增加,土壤出現板結的情況,影響全鄉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産的聲譽。更重要的是一年四季中,土地閒置情況嚴重,如何讓有限的土地“生金”,成為了當地黨委、政府思索的重點。
産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如何找到産量高、效益好的替代品種,如何能夠試驗新品種,又能降低推廣風險?焦安龍大膽提出“先小範圍試種,測試適應品種,成功後再大面積推廣”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焦安龍找到了番茄、海椒、黃瓜等可能適應的農作物栽種在“試驗田”裏,而6名鄉政府幹部被分成了3組,輪流看管,每天精心看護這塊“個頭”小作用大的試驗田。
“小本子”發揮大作用
“濰縣蘿蔔,3月22日露地直播,4月3日出苗,5月22日開花……”這是焦安龍記錄的“農作物生産日記”。
翻開“小本子”,裏面密密麻麻的字眼,記錄著每個農作物的播種時間、播種方式、出苗時間、花期、坐果期、成熟期以及産量等,這些都是焦安龍每次觀察農作物後認真記錄、總結生長習性的明細賬。經過積累,他對試驗田內農作物的管理要點和生長規律瞭如指掌,出現什麼症狀是什麼病,需噴灑什麼農藥更是張口就來。
焦安龍告訴記者,從2013年至今,他堅持記錄新品種試驗臺帳,還把種植心得和種植中遇到的難題一一記錄下來,稍有閒暇,就和百姓交流“種田經”,向農技員諮詢種植技術要點,並進行歸類、整理,總結了一套科學管理的方法。
“試驗田”廣灑新希望
“去年種的黑番茄,色澤亮、口感好,我還要再領點番茄種子和辣椒苗子回去種。”長河壩村村民耿章告訴記者,自從鄉上“試驗田”試種黑番茄成功,便帶領大家種植,去年他在自家田裏小規模種植番茄、辣椒成功後,今年準備擴大規模,便又來要種子。
“今年我們還會試種新的品種,成功後你們記得過來領種子。”焦安龍熱情地接待了耿章。並告訴他,鄉政府一直會致力於為村民尋找效益好、産量高又適宜當地種植的新品種果蔬,並鼓勵大家積極在鄉政府的帶領下擴大新品種種植規模。
據介紹,為了降低百姓的種植風險,夾壁鄉政府幹部活躍在田間地頭、農戶家中,想辦法出主意,免費提供種子,鼓勵有興趣的百姓少量種植。在大膽嘗試,熟悉農作物的習性後,黨員幹部用“一帶十,十帶百”的勁頭,帶領群眾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形成“産業調整”中的“蝴蝶效應”。
“通過我們的試驗田,實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如果能存活,産量好的話,再在全鄉推廣,這樣把試驗投入的成本和可能出現的風險留給了政府,把增加産量、增加收入和零風險交給農民。”在夾壁鄉黨委書記吳紅亮的眼中,“試驗田”僅僅是開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淺嘗輒止,他希望通過“試驗田”尋找適合夾壁氣候條件、經濟效益可觀的農作物,為引導農民調整、轉變傳統大白菜種植模式,早日實現增收致富的目的。
小小“試驗田”種出致富“新希望”。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夾壁鄉黨委、政府用實際行動在幫助村民增收致富的路上衝在前、幹在前,帶來的是廣大群眾增收致富的笑臉和對黨員幹部為人民服務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