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黑土地 從“雙第一”到“十連增”

發佈時間:2014年06月25日 08:34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黑龍江省以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為契機,以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為重點,著力在促生産、增收入、強基礎、上科技、惠民生、添活力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條具有黑龍江特色的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之路——

  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賦予黑龍江中國大糧倉的神奇美譽,眾志成城的拼搏奮鬥促成黑土地不斷展現新風采。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始終堅持把發展糧食生産擺在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打造國家可靠大糧倉”為目標,以實施千億斤糧食産能鞏固提高工程和松嫩三江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為載體,全力抓推進,全省糧食生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雙第一”到“十連增” 糧食生産成就輝煌

  2011年,是黑龍江省糧食生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全省糧食總産高達1114.1億斤,首次超過連續10年高居全國産糧榜首的河南省,成為全國惟一的糧食總産和商品量雙第一的省份。

  2012年,是黑龍江省糧食生産極其輝煌的一年。

  全省糧食總産、商品量、年調出量、人均産量四項指標全國第一,糧食産量實現“九連增”,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農村民生有大改善。

  2013年,是黑龍江省糧食生産極不平凡的一年。

  正如年初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的,“今年全省備春耕生産遇到的困難和壓力是近年最大的。”——由於去秋在嚴重濕澇條件下搶收快收,造成部分田間道路和水田基礎設施破損,全省有6000多萬畝玉米茬沒有完成秋整地,春耕整地壓力陡增;春耕期全省7000多萬畝農田受澇,低溫濕澇給適期播種帶來嚴峻考驗。不僅如此,受降水偏多和主要江河水位上漲影響,8月份局部農田又出現澇情,糧食生産受到直接威脅。

  然而,這一切的擔憂和困難,都伴隨時間的腳步被飄香的稻海和金色的農田所驅散。秋後,經過省內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實地測産,黑龍江省實際糧食總産量達到1300億斤以上,再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産實現“十連增”。

  回首黑龍江省糧食生産的輝煌業績,遠不止這些。

  2008年以來,全省糧食總産量以平均每年近100億斤的速度增長,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産糧榜首。2010年糧食總産量首次突破千億斤大關;2013年糧食商品量首次突破1000億斤,全省糧食總産量、商品量、商品率、調出量等多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各省(市、區)之首;玉米、粳稻、大豆種植面積也位居全國第一;糧食産量佔全國糧食總産的1/10,商品量佔全國的近1/6,調出量佔全國的1/3——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黑龍江做出了重大貢獻,全國第一産糧大省的地位更加穩固。

  強基礎重科技 現代化大農業模樣粗具

  從大災到大收,是什麼讓2013年黑龍江省糧食生産步步化危為機,成就了極不平凡的輝煌?從“雙第一”到“十連增”,是什麼讓黑龍江省糧食生産一年一個大臺階,實現了持續的跨越式發展?答案在改革創新中,在現代化大農業的建設中。

  2008年以來,黑龍江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立足良好的生態和富集的資源優勢,加強基礎建設,強化科技支撐,創新生産方式,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龍江優勢和龍江特點的現代化大農業建設之路。

  全省把糧食生産作為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緊緊抓住中央出臺扶持發展糧食生産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機遇,大力實施千億斤糧食産能工程和産能鞏固提高工程,在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不增加的情況下,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以年均近1000萬畝速度增加,2010年以來始終穩定在2億畝以上。為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全省在松花江沿岸和東部三江平原地區,實施旱改水種稻,在第四、五積溫帶擴大高産早熟玉米麵積。2013年全省玉米、水稻面積首次突破1億畝和6000萬畝。

  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全省著力加強以農機化、水利化和生態化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近6年,全省新組建現代農機合作社916個,重點裝備大馬力拖拉機、整地機、精量播種機、水稻插秧機等現代農業機械,推進大農機由旱田向水田拓展,機械化生産環節由整地、播種向種管收全程延伸。2013年全省田間綜合作業機械化程度達到93%,機耕、機播和綜合機械化程度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全省發揮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優勢,從工程性缺水的實際出發,重點建設了尼爾基引嫩擴建骨幹一期工程和總面積1300萬畝的三江平原14處灌區等一大批現代水利工程,有效增強了水源保障和調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業生産西旱東澇的心腹之患,確保了農業高産穩産。深入推進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率先在全國實施省級濕地保護補助項目,加大草原和黑土地保護力度,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做好內涵挖潛文章,全省緊緊依靠農業科技創新,向科技要産量,向科技要效益。每年都安排專項資金,深入實施農作物良種化工程,自主培育了龍單49、龍粳25等340個高産、優質、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引進推廣了鄭單958、德美亞1號、2號等省外和國外優良品種,使全省良種覆蓋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08年以來,採取財政補貼的方式支持農民新建水稻標準化大棚和智慧化催芽車間,全省新建水稻標準化育秧大棚44.68萬棟、智慧化催芽車間450個,總數分別達到84.8萬棟和1023個,使全省水稻智慧化催芽和大棚化育秧比例分別達到86.4%和69.4%,有力提高了水稻生産的科技水平。全省整合技術力量,建立起適合不同地區、不同積溫帶的五大糧食作物十大高産栽培技術體系,大面積推廣應用。2013年全省五大糧食作物十大高産栽培技術模式推廣面積達到1.75億畝,涌現出一大批玉米畝産噸糧、水稻800公斤等高産典型。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充分發揮農墾大機械作業的引帶作用,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著力提高單位耕地生産效率,實現了高産高效的雙豐收。截至4月底,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耕地面積5700多萬畝,同比增長12%。記者 張桂英

熱詞:

  • 科技苑
  • 致富經
  • 每日農經
  • 農廣天地
  • 聚焦三農
  • 鄉土
  • 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