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陜西:規模場盈利空間有限

發佈時間:2014年06月24日 09:0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胡明寶 文/圖

  近日,記者走訪陜西省西安市、咸陽市、渭南市等地的奶牛養殖場(戶)了解到,今年春節以後,生鮮乳收購價開始逐步回落,目前價格在4.1~4.5元/公斤,而去年下半年生鮮乳收購價最高達到5.5元/公斤。雖然生鮮乳價格出現下跌,但奶牛養殖場(戶)普遍感覺目前這一價格尚處於理性狀態,“把牛養好還是賺錢的”。

  原料成本增長擠壓養殖利潤

  “生鮮乳收購價提高,奶牛養殖成本相應提高;生鮮乳價格回落,成本卻不跟著回落。”合陽縣晟傑奶牛場場長劉祎告訴記者,作為奶牛養殖重要粗飼料來源的全株玉米,價格從原先0.3元/公斤已經漲到0.5元/公斤,價格還在持續上漲。

  晟傑奶牛場奶牛存欄1000頭,日産奶量12噸,主要供應西安市銀橋乳業。劉祎説:“原先農戶都是把收割好的玉米送到奶牛場,現在農戶普遍不收割,都是奶牛場自己收割,購買收割機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國産機器價格低,但收割效率低,容易錯過收割時機;進口機器價格又太高,一台200萬元左右。希望國家能出臺相應政策,在這一塊對奶牛場進行相應扶持。”

  另外,對於泌乳期的奶牛,每天每頭牛需要3~5公斤苜蓿,需要大量從國外高價進口。去年每噸在3100左右,今年已經漲到了每噸3500元,增加了養殖成本。據劉祎介紹,目前我國苜蓿産業尚處於較低水平,蛋白偏低,雖然價格較便宜,但是綜合性價比較低。

  據劉祎測算,每公斤生鮮乳成本在4.2元左右,收購價在4.5元,盈利空間有限。

  奶牛良種補貼難以滿足現實需要

  近年來,國家通過實施奶牛良種補貼項目,在提高奶牛養殖效益、加快良種化進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奶牛養殖産業的轉型升級,奶牛良種補貼政策執行方式需要改進。

  記者在陜西省奶牛主産區了解到,目前奶牛良種補貼政策是由政府統一採購奶牛凍精液發放給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和養殖戶。補貼標準為荷斯坦奶牛每支凍精補貼15元,每頭能繁母牛每年按2支標準實施補貼。但是,由於這些凍精液補貼標準過低,已經不能適應規模養殖場(戶)選種、選配持續改良提高奶牛種質的需要。

  “一頭奶牛305天的産奶量已經達到9噸以上,如果再使用15元每支的凍精液,會降低奶牛的各項性能,所以我們只能多花錢買高質量的凍精液,目前使用的都是每支80元以上的。”西安市周至縣常興奶牛場場長常勇説,希望國家能把奶牛良種補貼政策放活,通過直補的方式把良種補貼交給養殖場(戶),讓養殖場(戶)根據自己奶牛的情況到市場採購凍精液。

  提高養殖效益需多方面下工夫

  陜西省畜牧業協會秘書長郭慶宏表示,“創民族品牌,建世界一流奶業”是我國當前奶業發展的目標。就奶牛養殖來説,需要在種質改良、平衡營養、精細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

  在奶牛種質改良方面,政府要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建立行業育種協作機構,有計劃地對奶牛進行持續性改良;改革現行良種補貼方式,提高補貼標準,讓奶牛養殖場(戶)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牛群持續改良的凍精進行選種選配。

  在奶牛營養平衡方面,建議補貼苜蓿生産。據介紹,1噸優質苜蓿乾草的蛋白質總含量相當於2.5~3噸玉米蛋白質含量。目前,苜蓿供給嚴重不足成為制約我國奶牛養殖産業發展的“短板”,必須從國家層面重視苜蓿産業發展,將苜蓿作為糧食産物來抓,享受相應的糧食補貼政策。

  在奶牛養殖精細管理方面,現代奶牛養殖企業需要樹立現代企業理念。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加強管理、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用好的機制來把優秀人才聘得來、留得住、用得上。

  在生鮮乳檢測方面,不能僅由乳品企業説了算,要建立第三方質量評價機構,在乳品企業和奶牛養殖企業間營造良好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良性互動共同發展格局。

熱詞:

  • 科技苑
  • 致富經
  • 每日農經
  • 農廣天地
  • 聚焦三農
  • 鄉土
  • 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