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科技致富 >

“蟲蟲特工隊”護航農業

發佈時間:2014年06月24日 08:57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京郊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草蛉、瓢蟲、小花蝽、赤眼蜂……在市農林科學院天敵昆蟲研究室的實驗室內,飼養著一支龐大的“蟲蟲特工隊”。這些“特工”們在專家的精心培育下繁衍生息,承擔著農作物消滅蟲害重任。作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天敵昆蟲的研究在我國已經開展多年,而市農林科學院天敵昆蟲研究室無疑走在了最前端,這裡不僅擁有全國種類、品係最多的天敵昆蟲實驗飼養群,還是國內唯一能夠規模化全年供應多種天敵昆蟲産品的單位。

  繁育:天敵飼養群國內居首

  “天敵昆蟲分為捕食性和寄生性兩大類,在農田、林區和牧場都能發揮控制害蟲的作用。大家耳熟能詳的赤眼蜂是玉米螟等害蟲的天敵;草蛉是蚜蟲的天敵,可用於蔬菜的生物防治。”提起天敵昆蟲,市農林科學院天敵昆蟲研究室主任張帆研究員,滔滔不絕地打開了話匣子。和蟲蟲們打了30多年交道,張帆對每種蟲蟲的特性都能夠如數家珍。在她的帶領下,天敵昆蟲研究室創建了國內外首家天敵昆蟲種質資源及應用數據庫,在國內形成了種類、品係最多的天敵昆蟲實驗飼養群。

  “我們目前庫存7屬23種50品係的天敵昆蟲,為篩選和創新優勢天敵昆蟲種質資源提供了物質保障。”在張帆的實驗室裏,擁有草蛉、瓢蟲等不同的天敵昆蟲,這些蟲蟲們都居住在類似“蚊帳”包裹著的小房子裏,房子裏還有豌豆、小麥等不同的綠植作陪。“種植豌豆、小麥主要是為了飼養蚜蟲等害蟲,好給天敵昆蟲提供食物。”張帆説,繁育“蟲蟲特工”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除要掌控好溫度、濕度之外,還要精心地“伺候”它們,保證成活率。在實驗室的一角,記者看到一名研究生正在耐心地將報紙上的一堆蟲卵進行“顆粒分家”。還沒有小米粒大的蟲卵被一顆一顆地剪下,研究生解釋道,因為這些蟲卵是在不同時間産出的,如果放在一起繁育就會出現大蟲吃小蟲的現象,所以為了避免它們相互殘殺,要把它們分開來養。

  生産:天敵産品全年規模供應

  “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維持生態平衡。”張帆説,生物防治是食品安全生産和有機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技術,在綠色農業中具有明顯的專業優勢。天敵昆蟲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和促進植保生防製品的産業化,是使傳統植物保護工作優化升級的重大舉措。在張帆看來,要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才能讓天敵昆蟲這種生物防治方法得到更好的推廣和應用。

  “昆蟲畢竟是種活物,大量繁殖需要一定的技術。”張帆説,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探索出了異色瓢蟲、大草蛉、東亞小花蝽等天敵昆蟲的人工飼料配方及替代飼料,研究並提出了東亞小花蝽、智利小植綏螨和淺黃恩蚜小蜂等天敵昆蟲的産業化關鍵技術和工廠化生産工藝流程。改進並建立了松毛蟲赤眼蜂、螟黃赤眼蜂、瓢蟲、草蛉、平腹小蜂、麗蚜小蜂等6種天敵昆蟲的繁殖生産線;篩選出瓢蟲等階段性人工飼料(代飼料)及自殘阻隔技術。

  除此之外,張帆和她的團隊還建立或改進了瓢蟲、平腹小蜂、麗蚜小蜂等天敵昆蟲産品質量檢測技術,並提出其質量控制標準,也填補了國內外的空白。多年來,根據農業生産需要,天敵昆蟲研究室還研製並改進了産品包裝等專用器具,包括米蛾卵自動收集機械、赤眼蜂釋放器等,並成為目前國內唯一能夠達到規模化全年生産並同時供應多種天敵昆蟲産品的單位。

  推廣:農企建起天敵繁育車間

  “本市農業現在都朝著高端、有機的方向發展,而我們的研究也在與時俱進,力爭為高端農業提供更優質有效的服務。”張帆和她的團隊篩選出了適宜北京溫室中控制粉虱、蚜蟲等的麗蚜小蜂、瓢蟲等優勢天敵昆蟲種群,並已經在番茄、茄子和辣椒的生産上推廣應用。“試驗結果表明益害比是1:30,害蟲一週內下降80%,十天內基本消失。雖然生物防治作用效果需要較長時間,但是從長遠來看,經濟成本未必要比施用農藥高。”張帆説,技術成熟是一方面,要想讓天敵昆蟲這種生物防治技術得到全面推廣,還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引導和農戶意識的提高。

  雖然推廣難度不小,但張帆和她的團隊依然持之以恒地付出和努力。早在10年前,天敵昆蟲研究室就在昌平區王家園果園內建立了天敵昆蟲繁育車間。2012年,張帆和她的團隊又在平谷區諾亞農莊內建立了專業天敵昆蟲繁育車間,應用異色瓢蟲、龜紋瓢蟲、麗蚜小蜂等天敵防治溫室棚內蚜蟲、粉虱等害蟲危害,取得了明顯的防治效果。

  如今,他們正在做著全新嘗試,研究天敵昆蟲種間干擾與協同增效作用。“我們已經明確了麗蚜小蜂、東亞小花蝽和大草蛉對煙粉虱協同和干擾控害效應,並且提出了天敵昆蟲田間釋放及與其他措施組合應用的技術體系。”張帆説。在諾亞農莊大棚棚間種植了香水薄荷、月季、甜葉菊等15種備選植物,增加園區內的植物多樣性,作為多種天敵的自然誘集庫,為天敵增殖植物的選擇和田間間作植物的佈局提供基礎數據支持,獲得了果園及設施蔬菜周邊自然生境中存在的5科21種植被生境內捕食性天敵物種多樣性的調查結果。

  多年來,市農林科學院天敵昆蟲研究室的天敵昆蟲産品及組合應用技術分別在北京、吉林、湖南、廣西等地進行示範推廣,累計釋放天敵昆蟲2560億頭,應用面積1709.63萬畝,有效控制玉米、棉花、蔬菜、果樹、園林等作物主要害蟲,防治效果平均達到60%至75%,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20%以上。未來,天敵昆蟲研究室還將在生物技術防治與推廣上繼續大放異彩。

  京郊日報記者姜晶晶 文並攝

熱詞:

  • 科技苑
  • 致富經
  • 每日農經
  • 農廣天地
  • 聚焦三農
  • 鄉土
  • 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