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一代粘蟲區發生面積大,由於防治好,殘蟲量低,預計二代粘蟲為中等發生。本市累計蛾量、幼蟲數量低於常年,結合天氣條件和作物種植情況,預計二代粘蟲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為35萬畝,幼蟲為害盛期在6月中旬末至7月上旬。
蟲源地殘蟲量低,遷入蛾量少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預報,今年一代粘蟲在江淮、黃淮麥區局部區域蟲量高,經有效防治後各地殘蟲密度普遍較低,每平方米殘蟲量不足1頭,全國總殘蟲量比2013年減少10.1%。本市4個系統監測點累計誘蛾量平均為59頭,是1991年以來第四低的年份。平谷、密雲、通州、延慶累計誘蛾量分別為106頭、18頭、86頭和26頭。雌蛾卵巢發育進度接近常年,6月9日調查,有效蛾佔82.4%,其中,3級卵巢佔29.4%、4級卵巢佔41.2%、5級卵巢佔11.8%。
田間幼蟲數量低
6月10-12日,8個區縣普查86塊麥田,平均每平方米蟲量1.2頭,最高11頭,低於常年(2.5頭)和上年(2.4頭)平均值。田間幼蟲發生不均衡,發育不整齊,1-5齡幼蟲混合發生。順義、通州、平谷部分地塊蟲量偏高,每平方米蟲量為11頭、8.8頭和8.6頭。
寄主和氣候條件較利於粘蟲發生
今年小麥密度大,個別地區出現倒伏,免耕地塊秸稈量大,寄主作物有利於粘蟲的發生和為害。另據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預測,三夏期間大部分地區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少,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對粘蟲發生無明顯不利影響。
針對粘蟲突發性強、為害重的特點,各地要加強蟲情監測,做好二代粘蟲的普查工作,及時掌握蟲情發生動態,依據蟲情進行防治地塊的排隊。麥田:每平方米蟲量大於10頭的地塊,可結合夏播玉米除草土壤封閉處理加入適量殺蟲劑(高效氯氰菊酯等)進行防治;對蟲量高的地塊,麥收後及時打藥,爭取做到防治不過夜。玉米苗期:百株蟲量大於5頭的地塊應及時進行防治。
謝愛婷 楊建強 趙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