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澎製圖
本報記者 吳晉斌
最近,山西省某農業科研院所,十幾個人同臺競爭一個行政崗位,其中博士學位的科研人員佔到半數以上。比競先選擇行政崗位更令人惋惜的是,一些科研院所專家甚至放棄了育種的本行,靠賣種子過活。
種業界一直在思考一個課題:我國的育种家數量世界第一,基礎研究全球領先,手握“兩個一流”,要怎樣才能育出優秀品種?記者帶着問題在山西省開展採訪。
“軟着陸”確保成功“脫鉤”
◆“硬着陸”會使相當一部分種企人才隊伍大失血
◆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動機制和建立種業法人治理結構一樣重要
上世紀90年代,山西屯玉種業以全國種業50強第二位的優勢成為山西種業的龍頭。在此帶動下,山西種業發展在全國地位名列前茅,曾經是國家重要的玉米、瓜菜種子生産基地之一。
北方、天元、金鼎與屯玉並稱山西種業公司四大金剛。山西僅玉米制種面積就達65萬畝,年産種子1.4億公斤,外調種子1億公斤,生産量佔全國玉米産量的1/6,調出量佔省際間貿易量的1/4,居全國第2位。瓜菜種子中,西葫蘆種子年産銷量達到五六十萬公斤,約佔全國總用種量的二分之一,忻州等地的青辣椒制種在全國享有盛譽,並形成了全國青辣椒制種基地,以運城為中心形成了全國雜交甘藍制種基地。
2000年《種子法》出臺後,與全國種子公司一樣,北方、天元等種業公司進入政企脫鉤的轉型期。繼續留在體制內育種,還是進入市場大潮搏擊,成為當時相當一部分體制內專家的糾結所在。
“‘脫鉤'是必要的,但是應該‘軟着陸'。‘硬着陸'會使相當一部分育種技術、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人才繼續留在體制內,種子公司人才隊伍大失血。結果農業行政部門的種子公司因失血過多紛紛走下坡路,而農科院等事業單位的種業公司又起來了,還是沒能實現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本來設計。”許多年後,山西種業界一位選擇留在體制內的資深專家談起政企“脫鉤”帶給山西種業公司的硬傷,仍舊唏噓不已。
種業人才是現代種業發展的根本。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動機制和建立種業法人治理結構一樣重要。第一次改制留給山西種業公司人才結構的震蕩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中央109號文件《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下達後,現在農科院的下屬種業公司人員遇到的10年前農業部門種子站育種人才面臨的抉擇。
8個博士競爭1個行政崗位
◆營銷運作手段成為技術優勢轉化成銷售優勢的最大瓶頸
◆核心終端用戶是農民;多粒播種向單粒點播轉型;效益靠創新
2004年前後引進的“先玉335”在山西推廣種植面積佔到絕對優勢。這對於以玉米種業為傲的山西種業來説,不啻一記棒喝。
不能孤立地看待山西乃至全國種業公司的小、散、亂。在種子站和種業公司分離過程中,種業公司“內傷未愈”,就去和擁有市場經驗的國際公司對決,而在他們失去大部分市場和利潤空間後,又要去搞“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生存的難度可想而知。
“‘先玉335'在技術上也沒有絕對優勢,其核心技術是種植時密植和收穫時脫水快。‘先玉335'在進入國內之前,玉米制種界就對於走密植型還是稀植大穗型一直有爭論。但是,‘先玉335'用密植型説服了農民,就等於引起了種業洗牌,對育種思路是巨大的衝擊。”十年以後的春天,山西潞玉種業負責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時説。
實踐環節的缺失,不僅讓科研和生産、銷售脫節,而且導致很多品種的育種專家對自己品種的特性都難以完全了解。比如“鄭單985”的育種專家也沒有想到該品種能發掘出那麼多符合農業生産需要的特點。而經過種植戶的實踐認定,同是國審密植型玉米品種的“潞玉36”,適宜種植密度在4000株以上,比“先玉335”的優勢更大。然而,營銷運作手段成為將這一技術優勢變成銷售優勢的最大瓶頸。
讓外來品種和外來公司的市場操作模式發揮鯰魚效應是對的,但是不能吞噬本土企業,更不能讓種業公司對創新産生心理障礙。相當長一段時期,一些種業公司為了生存,在靠賣種為生。所以,8個博士競爭1個行政崗位的事件,其實也是科研人員“用腳”對現行科研機制的一次投票。
當然,“先玉335”和山西自有玉米品種在山西本土的捉對廝殺也有積極的另一面,對山西種業界進行了一次現代化啟蒙教育。
潞玉種業負責人説:“在血淋淋的市場搏殺中,潞玉種業明確了三個理念:其一,明確了核心終端用戶是農民,而不是種子經銷商,強化了為農民服務的意識;其二,樹立了精品意識,完成了從多粒播種向單粒點播的轉型;其三,調整了育種角度和營銷角度,不再過分依賴生産提高效益,而是靠創新提升利潤空間。”
還在出售 1992年審定的小米品種
◆大品種扎堆發展、小品種門前冷落
◆公益性和基礎性研究人員在收入上不低於應用性研究人員
比起企業在市場的搏殺來,原有體制下承擔育種任務的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行政方式分配科研經費的體制中,很難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一些科研院所自收自支,更有甚者寧願制種賣種也不願育種。
山西省長治市農委某資深工作人員私下告訴記者:“山西省的小米在全國很出名,某研究所到現在還停留賣1992年審定的“晉谷21號”種子的階段。”
現代種業發展的過度市場化,會出現向玉米等大品種扎堆發展、小品種門前冷落的現象。以山西省為例,小雜糧的種業發展仍停留在常規品種上。而雜糧種植恰恰是貧困山區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之一。種業不應違背初衷,更不應成為企業逐利場。
山西種業界的一位資深人士對記者説:“在南繁基地,有個公開的秘密,一些不良公司雇傭當地農民偷自交係,一粒種子、一個玉米棒子、一株苗多少錢都明碼標價;甚至一些公司,同樣品名的種子,今年裝的東西和去年裝的東西不一樣。隨着政府在知識産權上的打擊力度,這種惡劣現象才有所收斂。”
一位參與品種審定的專家建議,一定要建立一種機制,讓從事公益性和基礎性研究的科研人員在收入上不低於應用性研究的科研人員,才能保障育種基礎材料和方法的多樣化,才能為大品種孵化奠定好的基礎;還要建立一個開放化育種的平臺,讓育種者可選擇的材料來源多樣化,才能避免“閉門造車”和“你偷我搶”的情況。
小種企“削足適履”,大種企委婉拒絕
◆政策壁壘不應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
◆加大在創新和營銷等關鍵環節扶持力度
農業龍頭企業儘管在現代農業發展和帶動農民增收中發揮着生力軍的作用,但是直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才明確了是龍頭企業也是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的地位。
該不該給龍頭企業的流資貼息,在山西多次出現爭議,而財政部門的依據是財政部規定財政資金只給龍頭企業固資貸款貼息。也不能抱怨財政部門“墨守成規”,他們拿不出依據意味着無法面對未來的行政審計。政策壁壘再次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
種業龍頭企業也面臨同樣窘境:科研創新環節、搭載火箭太空育種環節和中試階段這些關鍵扶持環節的缺失,成為山西乃至全國種業扶持政策和項目的短板。
育種難,一個品種的成功需要很多年實驗,還要冒很多風險。所以,出現了兩張皮現象:山西一些小的種企為了爭取扶持資金不得不“削足適履”;一些大的企業面對農口拋來的項目橄欖枝有時會委婉拒絕,出現了政府“賣力給”、企業“不買賬”的脫節現象。
一些公司和科研院所寧願賣種不願育種;經濟效益和自身利益使然,至於糧食安全、種業強盛是國家的事情。
種業公司不僅是農業龍頭企業,有着帶動農戶增收的社會責任;而且有着守護糧食安全的國家使命。如果不形成幫扶企業就是幫扶農戶農民的共識,不形成支持種業公司就是支持糧食安全的共識,龍頭企業很難發揮出理想中的主體作用。
由此,一些種業界的行政官員和企業老總呼籲,對承擔社會責任和國家使命的現代種業龍頭企業應給予一定特惠政策扶持;加大在創新和營銷等關鍵環節扶持力度,才能加快種業公司“育繁推一體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