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山西退耕還林15年造林2400余萬畝

發佈時間:2014年06月09日 11:23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6月9日訊 太行山靚了 呂梁山綠了 沙區穩了
  山西承擔實施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已15個年頭,工程區內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得到了恢復和改善,既加快了林業自身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農業産業結構的優化,增加了農民收入,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6月6日,省林業廳發佈消息稱,自山西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在15年時間內我省造林2400余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凈增長3.9百分點,僅退耕還林工程一項就貢獻一半還多。
  植被得以恢復
  退耕還林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本世紀初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國家實施強農惠農的一項重要舉措。我省自2000年開始退耕還林試點,2002年全面啟動,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累計完成國家下達退耕還林建設任務2347.5萬畝,其中退耕地還林694萬畝,造宜林荒山荒地1480.5萬畝,封山育林173萬畝。
  山西承擔實施國家退耕還林工程15年來,工程區內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得到了恢復和改善。據悉,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為我省儲備了大量的後備森林資源。從太行山到呂梁山,從沿黃丘陵區到晉北風沙區,創建的數百處大規模集中連片生態工程中,退耕還林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由過去的滿目蒼涼到現在的“太行山靚了,呂梁山綠了,沙區穩了”的可喜面貌。“十一五”期間,山西省森林覆蓋率由14.12%增長到了18.03%,凈增長3.9個百分點,僅退耕還林工程一項就貢獻一半還多。
  農民收入增加
  山西的退耕還林工程涉及全省11個市、113個縣(市、區)、1104個鄉(鎮)、13908個行政村。2007年,國家為了確保全國18億畝耕地的紅線,暫停退耕還林任務,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繼續實施。同年8月,國家出臺政策,繼續對退耕農戶實行直接補助(二輪補助)。根據國家退耕還林政策,一輪補助標準是160元/畝,補助年限為:還草2年,還經濟林5年,還生態林8年;二輪補助標準是90元/畝,其中20元/畝與管護挂鉤,補助年限與一輪相同。截至去年年底,山西退耕還林一輪補助已全部結束,二輪補助仍在進行之中。
  據省農調隊調查表明,山西退耕還林區退耕農戶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905.61元,增長到2012年的5297.12元,並呈逐年增長態勢。全省實施退耕還林農戶100.7萬餘戶、383萬餘人,直接享受國家補助資金10.1億元,戶均10055元,人均2644元。同時,退耕還林工程中所營造的核桃、紅棗、仁用杏、花椒等乾果經濟類樹種也直接為退耕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入。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後,農民從繁重的廣種薄收、低效生産中解放出來,從事了二、三産業,拓寬了生産增收致富門路。
  社會效益彰顯
  山西作為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的主要省份之一,區位重要,意義重大。在15年的退耕還林中,工程區內社會效益不斷彰顯。省林業廳造林局相關負責人稱,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廣大幹部群眾保護林草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愛護家園的意識普遍增強,自覺地投入到治理環境、建設綠色家園的事業中。其中,太原市隨著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在省城啟動了環城林帶建設;朔州市、山陰縣、吉縣、五台縣、石樓縣、臨縣、黎城縣、夏縣等地,把改變當地自然景觀面貌作為重點,進一步加強了旅遊景點的綠化、美化工作,提高了自然景區、風景名勝區的環境質量和品位。此外,呂梁市的柳林、中陽等縣總結“一礦一企綠化一山一溝”、“以煤換林”的做法,為全省有效增加林業生態建設投入、加快營造林發展步伐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樣板。(記者 劉志剛 )

熱詞:

  • 退耕還林工程
  • 退耕還林政策
  • 呂梁山
  • 十一五
  • 林草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