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山東青島藍莓産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

發佈時間:2014年06月09日 10:51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青島晚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6月,又到了藍莓大量上市的季節,青島一年一度的藍莓大戰再次上演。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藍莓大戰尤為慘烈。據了解,往年藍莓種植面積主要集中在黃島區,而這兩年大小藍莓園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在嶗山、膠州、即墨、平度、萊西等地紮根,僅黃島區的藍莓種植面積就達到了創紀錄的8.2萬畝,全市的種植面積高達10萬畝。競爭壓力之下,眾多的藍莓園在尋找自己的特色之路,青島的藍莓産業正在經歷一輪洗牌。

  價格

  往年每斤200元今年60元

  昨日上午,在位於黃島區寶山鎮的一家藍莓採摘園內,看著絡繹不絕的遊客,藍莓園總經理王振超依然不太高興。“每天也就四五十人,比去年少了一半,關鍵是賣不上價了。”王振超説,今年藍莓的採摘價格為每人120元,團購可以降到90元,遊客購買價格為每斤60元。而去年,遊客採摘價格為每人150元,遊客購買價格為每斤100—120元。而再往前兩年,青島一斤藍莓的價格高達200多元,但這只存在於王振超的記憶裏了。

  讓他擔憂的還是隨後的兩個月,“現在主要是大棚藍莓上市,7月份時候,大棚藍莓和露天藍莓會集體大量上市,那時候産量更大,價格可能跌到每斤20元。”

  這種情況並非王振超的藍莓園才存在,記者探訪了黃島區5家藍莓園,不少都是這種情況。即使與今年5月份相比,藍莓價格也下滑迅速。

  此外,記者採訪發現,藍莓的身價呈現出兩極分化。優質藍莓走高端路線,售價可達200多元一斤。而普通藍莓,身價普遍在每斤七八十元。

  面積

  我市種植面積達全國四成

  為何昔日的貴族水果,如今淪為平民水果?多位藍莓園負責人表示,藍莓種植面積的迅速擴大,導致短期內供過於求是主要原因。藍莓身價的下降僅僅是表面現象,這還意味著藍莓已經從昔日所走的高端路線,步入大眾路線。

  記者從黃島區農業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藍莓種植面積呈逐年增大趨勢。今年,僅黃島區的種植面積已達8.2萬畝,是我國的藍莓主産區之一。而且近年來,我市藍莓種植已從黃島區向全市發散,平度、萊西、嶗山等平時很少種藍莓的區域,也開始大規模種植藍莓。據統計,我市今年藍莓種植總面積高達10萬畝,年産值達10億元。如今,我市的藍莓種植面積已達全國的4成,當之無愧成為中國的藍莓之鄉。

  據黃島區農業部門統計,該區的藍莓種植已遍及17個鄉鎮(街道)、136個村,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藍莓生産基地。其中,聯想佳沃、隆輝農業開發、傑誠食品、東港食品、寶康現代農業等10家藍莓龍頭企業擁有藍莓種植基地4萬畝,佔了當地藍莓種植總面積的半壁江山。此外,黃島區還有數百家農業合作社和散戶種植的藍莓園。

  競爭

  “強龍”與“地頭蛇”爭市場

  青島藏馬山藍莓採摘園隸屬於隆海集團,是我市種植規模首屈一指的大型藍莓園,藍莓種植區達2000畝,其藍莓種植品種高達40余萬株,它也是本地大型藍莓採摘園的代表。營銷總監吳建國告訴記者,如今全市的藍莓種植呈現出大小並存、內外競爭的格局,“青島大的藍莓採摘園有十幾家,佔了一半種植面積,他們同小農業合作社及小農戶並存,此外,以聯想佳沃為代表的外地資本巨頭,和本地藍莓園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吳建國一針見血指出了青島藍莓産業格局。作為國內資本巨頭,聯想于去年投鉅資在青島打造藍莓基地,如今發展迅速,已然成為青島乃至全國藍莓種植的示範企業。其位於張家樓鎮的佳沃藍莓精品示範園總投資3億元,為國內目前最大的藍莓精品示範園。如今,該基地已建成了種苗繁育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分選加工中心、冷鏈物流平臺和品牌營銷網絡。園區內廣泛應用物聯網技術及以色列滴灌、機械化採摘等先進科技,將實現全國藍莓産業“品種資源第一”“育苗育種第一”“園區設施第一”“設施栽培第一”“基礎種植第一”“採摘技術第一”的目標。其佈局之前瞻、實力之強大令業界嘆服。

  未來

  青島藍莓産業重新洗牌

  “聯想佳沃入駐青島,是一把雙刃劍,給本地種植園帶來壓力的同時,也提升了青島藍莓産業的水平。”青島一家藍莓産業園的負責人如此感慨。

  持這種觀點的不在少數。劉飛強是黃島區藏南鎮一家藍莓合作社的主人,對於聯想等大鱷的到來,他感受更多的是壓力。“我們確實可以從他們那裏學習一些先進的種植技術,但他們依靠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尤其是品牌效應,擠壓了我們小合作社的生存空間。”劉飛強説,小型藍莓合作社和小散戶由於缺乏資金和銷售渠道,在與大企業的競爭中明顯處於劣勢,“尤其是在銷售渠道,是我們最大的劣勢,大企業依靠自己的供應鏈,可以供給全國的商場超市,甚至出口到國外,而且還可以深加工,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多數是靠採摘和零售來消化,這些大企業肯定會影響我們的銷售。”

  “如今種植面積增加過快,但銷售渠道的拓展不夠,深加工程度也有待加強,青島藍莓産業將進行一輪洗牌。”

  藏馬山藍莓産業園營銷總監吳建國説,這或將類似于國內電商企業的成長路徑,一些實力小的種植園可能會關門或者組團發展,最終或將出現十幾家大企業撐起整個市場的格局。

熱詞:

  • 冷鏈物流
  • 傑誠
  • 採摘技術
  • 設施栽培
  • 産業格局
  • 種植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