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清晨,天還未亮,李加貝就坐上了開往天津南站的公交車。他來自天津沙窩蘿蔔的原産地——西青區辛口鎮小沙窩村,這一天他要坐車去北京辦一件重要的事:向北京華聯超市推銷自家種的10噸沙窩蘿蔔。
天津沙窩蘿蔔,以皮薄、肉質翠綠、口感細膩、甜辣可口、味如水果等特點揚名在外。憑藉沙窩蘿蔔的品質和名氣,往年銷售不是難題,兩個蘿蔔賣百元對村民來説算不上新鮮事。
李加貝的父母經營了10個蘿蔔大棚,年産量達20噸。“往年我們家有一半的蘿蔔是以禮盒包裝形式,由一些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訂購,每斤蘿蔔能賣30元。為了響應中央出臺的有關規定,很多單位都不再買了,一些高檔酒店也不簽單了。”和村裏一些種植戶一樣,原本指望春節前蘿蔔能大賣的李加貝一家卻遇上了“賣難”。
為了賣掉蘿蔔,一些村民轉戰農貿市場,在城裏工作的李加貝卻有自己的想法:“現在市場上的沙窩蘿蔔以假充真的太多了,很多蘿蔔都打著沙窩蘿蔔的旗號賣,價格還便宜,導致我們的蘿蔔很難賣上好價錢,一斤能賣上2元就不錯了。”
“不能讓老鄉們辛苦種出來的蘿蔔白種了。”李加貝決定自己尋找賣蘿蔔的出路,幾經輾轉,他聯絡上了北京華聯超市蔬菜採購部門的負責人,並託人把自家産的兩個沙窩蘿蔔帶給對方品嘗。“你們的蘿蔔口感不錯,也是地理標識農産品,符合我們的要求。”多次溝通後,這位負責人在電話中表達了合作的意向,雙方約定1月10日上午在北京華聯超市採購中心面談具體事宜。
早上8點,記者隨同李加貝一起坐上了開往北京的城際列車。“去了主要是跟對方把價格、供貨形式、蘿蔔儲存方式等細節問題談好。”在高鐵上,李加貝不停地用手機查詢去往對方地點的公交線路:“今天爭取把合同簽了,儘快把蘿蔔賣出去。”
到達北京南站,換乘幾次公交,李加貝來到了位於豐台區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內的北京華聯超市採購中心,見到了蔬菜採購部負責人翟慶順。雙方經過1個小時的協商,就合作的具體事項達成了一致:華聯超市按每斤3.1元的價格收購,李加貝負責蘿蔔運輸,2天后將第一批1.5噸蘿蔔送達超市試賣。
“這個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對方是知名大型連鎖超市,憑我們沙窩蘿蔔的口味和品質,我相信會賣得不錯。”回家路上,李加貝拿著合同書臉上充滿喜悅,“這可是個大訂單啊,老家的沙窩蘿蔔終於有出路了,這趟來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