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越積越多,市場日漸扭曲
玉米臨儲政策至今已連續執行了七個年頭。七年的政策,讓市場産生了哪些微妙變化?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又出現了怎樣的問題?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背景下,這一政策該何去何從?帶著這些問題,期貨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遼寧、吉林及內蒙古玉米産區。
貿易商減少,中小深加工企業“無米下鍋”
吉林地區最大的一家糧食貿易企業玉米收購點覆蓋了黑龍江、吉林、山西、內蒙古等多個省區,但今年的玉米收購量僅30多萬噸,而上一年這一數字是80多萬噸。據了解,今年東北收購的貿易玉米基本都賣給了中儲糧收購庫,目前當地現有餘糧不足一成,往年這個時候余糧一般都有兩到三成。
阜蒙縣富榮鎮保日殿村的一位收糧大戶告訴記者,今年到目前為止他共收購3萬噸玉米,量比往年要少得多。以前的銷售主體是南方飼料企業,今年則全部賣給臨儲庫。“本年度東北玉米市場貿易活動幾乎都是圍繞臨儲政策開展,貿易活躍度大幅下降。”他説。
與此同時,部分小型收購企業都開始代收國儲。“今年的收儲價格明顯偏高,貿易商從農戶手中收上來的糧食運到南方出售反而虧錢,自然就沒了收糧熱情。”萬達期貨農産品分析師米清表示。
“農民將玉米大量賣給當地臨儲庫,貿易商及大多數玉米深加工企業便很難再購到玉米,而購到的玉米質量也較往年有了明顯下降。”吉林地區的一家深加工企業負責人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不難看出,臨儲庫已成為東北最大的收購主體,主導著東北的玉米市場,玉米流通環節難有利潤,貿易商幾乎都圍繞臨儲庫開展玉米收購。記者走訪了解到,當前,部分貿易商正在新建標準倉儲設施,計劃著新年度玉米上市後加強與臨儲庫的合作。
“貿易商都去給臨儲庫收糧了,我們的長期合約貿易商今年減少了一多半。”上述深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一般情況下企業每年自採潮糧100萬噸,供應商供乾糧100萬噸。但今年收購價格雖提高到2180元/噸,每天收購量卻也只有幾百噸,企業在4月23日就被迫停止了廠門收購。他回憶説,去年的廠門收購一直持續到6月22日,當時收購價格為2080元/噸,收購量不少,後期為了啟動供應商供貨才停止廠門收購。
臨儲政策給用糧企業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企業收購量逐漸萎縮,收購成本大幅增加,優質糧源收購受限。記者調查了解到,基於此,除了幾家大型國有企業外,很多小型玉米深加工企業都選擇了停産。
巨量收儲、少量競拍,供需矛盾難緩解
今年東北玉米臨儲收購于4月30日結束,收儲量高達6919萬噸,佔東北玉米總産量的70%以上。目前,東北地區國儲庫存已超過1億噸。
國家有關部門從5月19日起在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公開競價銷售東北地區國家臨儲玉米,但幾次競拍銷售量與巨量庫存相比顯然有些微不足道。
市場人士認為,目前,從整體上看國內玉米市場已出現供應偏緊,需求方面,豬肉價格的快速上漲,讓飼料廠和深加工企業採購積極性大大提高。
米清表示,我國的玉米産量基本能維持需求,可稍有結余,但大量臨儲玉米入庫相當於減少了市場供給,使得東北玉米市場由供過於求轉變為供不應求,“國儲拍賣雖能釋放玉米庫存,緩解下游企業的供需矛盾,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供應偏緊局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而在多數受訪人士看來,國儲拍賣的調控作用十分有限,只是起到了風向標作用。
臨時收儲客觀上破壞了正常的市場供求關係,造成加工企業之痛。採訪中企業人士告訴記者,連續七年的玉米收儲,令玉米加工企業包括飼料與深加工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原料成本的持續走高與下游産品銷量縮減、價格低迷已形成尖銳的矛盾。
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商品的價格都不是單一環節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單一品種的問題,甚至不單單是某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一個産業鏈的問題,一個價格體系的問題,甚至是全球價格及經濟體系的問題。
玉米作為我國長期糧食增産規劃的主流品種,以價格引導生産,促進農民增收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但是目前糧食庫存已難以消化,國內外價差進一步拉大,臨時收儲政策恐難以持續。
5月16日,在由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和中國農業資源基金聯合舉辦的“中國糧食安全與供給保障高層研討會”上,農業部貿促中心主任倪洪興表示,臨時收儲政策未來將做出調整,以強化企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