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春耕,歲歲不相同。今年春耕什麼樣?不久前,筆者隨山西省翼城縣農機中心主任郭艮山在丘陵山區鄉村,處處看到耕田耙地播種忙碌場景,雖少了過去春耕人歡馬叫場面,但一台臺拖拉機在田野裏奔馳,效率非同以往。在中衛鄉中衛村北一塊耕地裏,70多歲的馬大爺説:“一個電話,農機合作社的旋耕機就開到了地頭,眨眼兒工夫一畝地就耕完了,省工省力,方便多了。”
郭艮山説:30多個農機合作社、1000多臺大中型拖拉機在今年春耕春播中起到了生力軍的作用。
農機合作社成春耕主角
在王莊鄉辛安村,孝義農機合作社的社長馮寶生正在耕地。950型拖拉機過後,一條寬2米多土壤立刻喧騰起來。據馮寶生介紹,像他這樣的拖拉機一天能耕70到80畝地,半個月時間,合作社60多臺拖拉機已春耕土地10000多畝。
全縣今年春耕面積16萬畝左右,大多集中在丘陵山區,主要種植玉米、小雜糧。
為不誤農時,春節剛過,縣農機中心就組織農機技術員深入到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幫助和指導他們做好農機具的保養、檢修及調試工作,確保農機具以良好技術狀態投入到春耕生産。中心利用農機學校,開展農機維修、農機駕駛、農機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機從業人員的技術業務水平,同時發揮農機合作社的骨幹作用,積極推行訂單作業、“保姆式”服務等多種模式,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精少量播種、機械深松等農機化新技術,提升農機春耕生産科技水平。
今年,除農機合作社1000多臺大中型拖拉機外,還有1500余臺農民個人購買的補貼小旋耕機投入了春耕。
馮寶生説:“春耕一過,拖拉機就得‘放假'了。在當前機械化條件下,春耕已不算啥事,山區丘陵雖地塊小,比大田塊麻煩些,但也用不了幾天就種完了。”
保護性耕作大顯身手
“去年一冬,沒雨沒雪,旱情嚴重。同樣的小麥,我家的小麥長勢明顯不如人家。你看看,我這片小麥,種子和化肥用的比人家多,但和人家的小麥相比,葉子明顯少長了,並且還有些枯黃。”50多歲的梁壁村村民欒兆燕指著眼前的小麥無奈地説。
不遠處,另一片麥田,小麥要比這塊好很多,而且鬱鬱蔥蔥,不見幾片枯葉。從整齊的麥壟中能看出來,還田的秸稈已經腐爛,踩上去有明顯鬆軟的感覺,腳印很深。
合作社社員張軍生説:“一些上年歲的人,目前還不大認可保護性耕作,一直按照傳統的方法種地,所以遇到乾旱年份,小麥自然比不過人家。我採用的是機械化秸稈還田免耕播種技術,從目前的苗情和分蘗情況看,保護性耕作的小麥苗齊根壯,營養吸收充分,土壤儲水量充足,麥田抗寒性能較好,受乾旱影響較小,麥苗苗尖枯葉現象較輕,今年還是個好收成。”
去年,縣裏爭取到國家農業部保護性耕作示範縣、國家發改委保護性耕作工程建設等項目,投入資金600余萬元;依託農機合作社大力實施玉米秸稈還田作業,合作社玉米機收項目區每畝補貼30元,對耕作任務完成好的合作社予以獎勵,激發了農機合作社工作熱情;去年在中衛、南梁、王莊、澆底四個鄉鎮完成了6萬畝秸稈還田任務。
今年,縣農機中心還將再爭取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新增5萬畝,全縣保護性耕作面積將達到25萬畝,為確保糧食生産再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新技術實現節本增效
南梁鎮沐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大院內,30多臺小麥收割機整齊地停放在機庫裏,農機維修人員正在逐臺檢修。社長陶小剛正和社員按裝調試一台4700元剛買回的免耕施肥玉米播種機。
據陶小剛介紹,從去年縣農機中心大力推廣這種新機具,它可一次完成全層施肥、精量播種、鎮壓等多項作業,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糧食産量、節省農機作業費用等優點。中心積極和引導經銷企業進貨,優先使用上級補貼資金,每台補貼1200元。
據郭艮山介紹,目前,全縣合作社和農戶已購置免耕深松施肥玉米播種機140余臺,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春耕春播中出動機械1000余臺件,完成春耕春播作業12萬畝,農業機械正在丘陵山區農業生産中發揮著舉足輕重作用。 李維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