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開展之際,筆者專程到澤州縣高都鎮大泉河村進行採訪。走進該村時,兩名專職保潔人員正在清掃主幹道路,小巷已被清掃得乾乾淨淨。道路兩旁10多棟新穎別致的樓房格外氣派。站在村口的山坡上遠遠望去,村邊醒目矗立着20棟日光大棚。談起村裏的變化,村民們高興地説:“這離不開市委張九萍書記的幫助,也離不開一心為咱老百姓謀福利的黨支部!”
大泉河是一個有着145戶、547口人1000余畝耕地的純農業村。蠶桑業是該村的傳統優勢産業,1980年,該村還曾代表晉城參加過華北養蠶座談會,是全省的養蠶先進村。為了發展“一村一品”,促進農民增收,村黨支部、村委會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實地考察,並召開村民代表會,決定把栽桑養蠶這個傳統行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産業來抓,並成立了富興泉蠶桑專業合作社。2012年市委書記張九萍到該村住村以來,多次進農田訪農家,把自己當成了大泉河村的一員,真心實意為大泉河村的發展出謀劃策。
大泉河村通過土地合理流轉的經營機制,發展桑園400畝,建20棟日光大棚。“過去種一畝地滿打滿算可以收入1000元左右。現在1戶承包10畝地種桑樹,建一個棚,春夏秋三季養15張蠶,一張蠶平均可收2000元,一年下來可收入3萬元左右。秋蠶結束後,種植平菇,1個棚又可收入2萬多元。一年下來,保守地説一家收入5萬元不成問題。”村黨支部書記秦海生自信滿滿地算了這樣一筆賬。
在走訪中,筆者看到,在每10畝桑樹旁邊,都建有一棟日光大棚。村委主任秦付才告訴筆者:“過去用土辦法養蠶,一家養3張蠶就很累人,現在在大棚裏養蠶,直接從地裏摘下桑葉就可以到棚裏養蠶,方便多了,一棚就能養10張,到時收入就更可觀了。”當筆者問到銷路時,秦付才接着説:“我們有專人負責銷售,老百姓們不用發愁。過了養蠶的季節,大棚閒着也是閒着,我們在市科技局的幫助下,在大棚裏種平菇,一棚下來,要有2.5萬元的收入,這一棚多用一年不閒,省力省效,是我村收入翻番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