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地方三農 >

河南偃師市養殖藍孔雀 走上致富路

發佈時間:2014年05月20日 09:1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洛陽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偃師市首陽山鎮龍虎灘村,農民王青民建起了一個洛陽地區最大的孔雀養殖場,並且因此而走上了致富之路。

  到今年,王青民的孔雀養殖場已經開辦了整整二十年。在積累大量經驗的同時,他也收穫了很多快樂。

  王青民説:“每到夏天,幾十隻雄孔雀會來到棚舍外沐浴陽光,這時候會同時開屏,景象非常壯麗。”孔雀渾身都是寶,是一種極其名貴的觀賞、食用和藥用動物。

  別看王青民養殖孔雀現在已經是得心應手,二十年年前他可是一個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的“門外漢”。

  提起20年前養殖孔雀的原因,王青民打開了話匣子:“我小時候特別喜歡養一些小動物,特別是鳥類,第一次去洛陽王城公園玩的時候,看到那裏的孔雀很漂亮,很新奇。後來,我在雜誌上看到,孔雀可以人工飼養,而且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市場前景很好,我很有興趣,就想在家搞一個養殖場。”

  就這樣,原本就愛好養動物的王青民決定自主創業、發展特色養殖。1993年,王青民第一次從王城公園買了八隻孔雀,孔雀買回來了,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事實卻並非如此。

  因為自己沒技術,當時養殖資料也很少,沒有專門的書本資料,養了七八年的時間沒見經濟效益,孔雀的各種習性疾病,很難掌握,死亡率特別高。1997年,由於經驗不足,第一批孵化出來的小孔雀全部死亡。王青民説,過去由於經驗不足,孔雀從孵化出來以後到小孔雀苗長到一、二斤的時候,就把孔雀放出去養。由於沒有很好的掌握孔雀的生活習性和特定環境,導致成批的小孔雀放養出來後死亡。

  困難沒有擋住王青民繼續前行的腳步,痛定思痛後,他重新整理思路,從小苗的養殖開始,王青民一邊實踐一邊摸索,最終掌握了養殖技巧。經過這幾年對孔雀的飼養,他對孔雀的習性特點,飼養技術,防疫治病,孵化技術都有了初步掌握,對孔雀的整個養殖過程得心應手。

  “這孔雀和家養的雞鴨一樣,都屬於禽類,自然有很多相似之處。我用飼料拌玉米、谷糠喂它們。看,長得多好!”王青民自豪地説。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要生病,這孔雀如果生病了怎麼辦?上哪去找專業的孔雀醫生呢?對此,王青民自有對策:“既然是禽類,它就存在共同性,獸醫都懂得怎麼給它們醫治。遇到困難,我就上網查資料,邊實踐邊摸索,慢慢積累技術,養殖起來還是很順利的。”

  孔雀養大了,銷路在哪呢?説到孔雀銷路,王青民不禁露出得意的神情:“孔雀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豐富,外地很多餐館都賣孔雀肉。外地一個餐館老闆聽説我在養孔雀,就主動上門來了,根本就不用我費心找買家。”

  聊到這個時候,王青民不忘提醒大家:“孔雀分藍孔雀和綠孔雀,我養的是藍孔雀,是可以食用的,綠孔雀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能隨便養殖和食用哦。”

  隨著養殖場運作的逐步成熟,王青民在2011年申請並引進了白鷴、藍馬雞、白冠長尾雉、鴛鴦、紅腹錦雞等一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來豐富自己的養殖場。現在,養殖場市越來越紅火了,王青民卻又有了新的想法。

  “我有養鳥的愛好,我的夢想是辦一個百鳥園,讓人們都能夠看到這種比較稀少的野生動物,同時宣傳倡導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讓普通來百姓也能看到珍稀的鳥類品種”。

  現在,王青民的養殖場有孔雀,還有白鷴、藍馬雞、白冠長尾雉、鴛鴦、紅腹錦雞等珍禽。這些平時難得一見的稀有動物或成群結隊,或獨自漫步,和諧自然的生態圖景躍然眼前。

熱詞:

  • 藍馬雞
  • 藍孔雀
  • 致富路
  • 養殖場
  • 偃師市
  • 鳥類
  • 白冠長尾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