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吉林榆樹:農場主老梁的“春耕經”

發佈時間:2014年05月07日 07:27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長春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春耕時節,田野裏一片忙碌。4月30日,榆樹市新莊鎮一片農田裏,伴著播種機的轟鳴,一條條新壟伸向遠方。

  “今年天氣不錯,種地較去年早了半個月。”金鼎家庭農場農場主梁本生對今年春耕很重視,自春播開始每天都早早來到地裏,關注播種進度。他説:“家庭農場剛剛起步,很多東西還在摸索,搞好春耕非常重要。”

  2013年,梁本生成立了金鼎家庭農場,共承包200多公頃土地,由於實行機械化作業和科學化管理,一年下來,收入非常可觀。今年,他擴大了家庭農場規模,種植總面積達到280公頃。“土地流轉規模大了,配套農機必須得跟上!”老梁告訴記者,春耕前,他又新購進了兩台大馬力拖拉機,用於農業生産。

  “農場主不光要會經營,更要懂技術。”梁本生介紹説,他的農場今年改變了種植模式,種植的玉米都是密植、矮稈的,而且用肥量也有所增加。

  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改變?“這是經過科學測算的。”梁本生説,去年秋收剛一結束,他就開始為今年的春耕做準備。“我們經過品種對比試驗發現,一些密植、矮稈的玉米品種更適合榆樹市的積溫、土壤和降水量,而且矮稈玉米抗倒伏性強,活稈成熟、籽粒飽滿,非常受市場歡迎。”

  “雖然每坰地增加了三四百斤用肥量,但由於是密植的,按照玉米單株用肥量計算,種地成本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還能節省近千元。”梁本生説,今年春耕,農場還根據土壤實際情況,調整了化肥中微量元素的比例,並與拌肥、生物綠肥合理搭配使用,以提高玉米産量。

  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步伐的加快,榆樹市各類農業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不斷涌現,土地流轉面積日益擴大。為更好地提高播種、管理和收穫效率,提高玉米單産,今年,很多合作社、家庭農場選擇種植密植、矮稈的玉米品種。

熱詞:

  • 科技苑
  • 每日農經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農廣天地
  • 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