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三農新聞 >

種糧大戶“討債”究竟有多難?

發佈時間:2014年05月04日 09:08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楊丹丹

  “楊記者,非常感謝你為我們農民鼓與呼。要不是你的一再關注,我們去年種糧的理賠款也不會這麼順利地拿到。我代表我們六安地區的種糧大戶們向你誠摯地説一聲謝謝……”這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種糧大戶張代山寫給農民日報駐安徽省記者站的一封感謝信的開頭。

  近日,本報駐安徽省記者站收到了這封來自基層的感謝信,幾個月前的那幕幕情景頓時五味雜陳般在記者心頭泛起。事情還得從頭説起。

  種糧大戶受災遭遇理賠難

  今年元月初,種糧大戶張代山和歐新民向記者反映,去年夏天由於乾旱受災,他們種的糧食不同程度減産,在當地國元農業保險公司前來勘察核災後認定了理賠數額。可是直到2014年還沒有拿到理賠款。兩人向保險公司打聽多次都説錢已經轉出賬了,向其他地市種糧大戶打聽,也都早已收到了理賠款。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種糧大戶們都很著急。

  記者在接到種糧大戶反映的問題後,立即找到了安徽國元農業保險公司董事長張子良。張子良在聽到記者的轉述後當即表示讓六安市分公司調查相關情況。

  第二天,張子良給記者打來電話,説六安分公司早在去年12月底已把當地種糧大戶的理賠款打到金安區財政局賬戶,但因財政局惠民直達工程系統更新,還未打至種糧大戶賬戶。當地保險公司正在跟財政局溝通協調,儘快打卡。“種糧大戶是直接與保險公司投保簽協議,為何理賠時還經過財政局的轉手?”記者提出了質疑。張子良解釋説,這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使得保險理賠程序繁雜。他還表示,從今年起,他們將對種糧大戶實行直接打卡到戶,來改善賠付環節。

  1月19日,張代山等種糧大戶向記者反饋,當地保險公司已上門表示儘快解決,對於保險公司的解釋,他們也予以理解,對記者的關注表示謝意。

  市委書記親自幫忙來“討債”

  本來以為這件事已經順利地解決了。1月29日,農曆大年二十九,記者正在辦公室收拾東西準備回家,突然再次接到張代山的電話。“楊記者,我那近20萬元的保險理賠款到現在也沒到賬,農民還坐在我辦公室裏等著發工資呢。我都給逼得過不了年了。”老張在電話裏傳出焦急的聲音。

  記者放下電話後,便撥通了張子良的電話。張子良在電話那頭無奈地説,他也沒辦法,是地方政府的轉賬系統出了問題,他們早已經把錢打到財政局的賬上了。

  記者接著把電話直接打給金安區財政局。接電話的一位工作人員説是因為銀行系統的問題,這筆錢只能在年後轉了。

  無奈之下,記者又將電話撥給了六安市市委書記孫雲飛:“孫書記,雖然大過年的打擾你很不禮貌。但我還是得代表農民向你‘討薪'……”記者開門見山地向孫雲飛介紹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孫雲飛聽完後表示了解清楚後給記者回話。

  一個小時後,孫書記的電話打過來了:“小楊,你反映的情況屬實。金安區區委書記已經介入正在協商解決,一定給你個準話。”聽到孫書記的回復後,記者的心稍有安定。

  中午時分,孫雲飛給記者打來電話説:“財政局正在銀行裏辦轉賬,但今天是上班的最後一天,辦轉賬的客戶特別多,銀行系統也沒那麼快。不過今天一定會把種糧大戶的錢給轉掉。”

  “遲到”的理賠款終於拿到了

  1月30日,除夕之夜,萬家團圓。記者在鞭炮聲中收到了張代山的短信:“我們的理賠款終於打到賬了,我已把農民們的工資兌付了,萬分感謝楊記者的關注,祝您全家春節愉快。”

  收到這條短信,記者並沒有一絲喜悅的心情。因為,更多新型經營主體或許面臨著和張代山同樣的遭遇,而要從根本上破解“討債”難,還需要政府、企業的共同努力。

熱詞:

  • 科技苑
  • 致富經
  • 每日農經
  • 農廣天地
  • 聚焦三農
  • 鄉土
  • 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