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西北有一首民謠是這樣唱的:“寧武的石頭,神池的風;五寨的茴子白,岢嵐的蔥。”意在突出四個縣的最大特色。不過,這首歌要是叫吃過楊家洼村紅蔥的人們聽見,大概就要發表些不同意見了。
河曲縣舊縣鄉有26個行政村,其中有22個為涉礦村,楊家洼村屬於剩餘四村中的一個純農業村,無工礦收入,靠天吃飯。在其它河曲人的印象中,楊家洼村道路不便,坡陡彎多,耕地溝壑縱橫,沒有水地,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是舊縣鄉名副其實的貧困村。然而,近幾年來,隨著“村村通公路”工程、“扶貧飲水”工程、“村村亮“”工程的施行,楊家洼村的村民們也因勢利導,積極引進太華集團的資助,將本村的紅蔥産業做大做強,逐漸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村支書劉興田介紹紅蔥産業
新年前夕,記者一行來到了楊家洼村,在村支書劉興田的帶領下,參觀了他們的紅蔥市場。走進挂有“楊家洼村支部委員會”牌子的銀白色大門,我們看到這個四合院的內容真不少,有紅白理事會、醫務室、藥房、圖書室、會議室等專用房間。劉興田帶我們從角落的一個房間穿過去,打開另外一扇門,一個寬敞的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個紅蔥市場約有二畝地大,形狀也不是很規則,是由邊角地改造而成。市場由高高的紅磚圍墻圍了起來,在不同的方位裝有兩扇鐵皮大門。在一齣門口的位置,靠墻一溜兒地擺著垛好的紅蔥,空氣裏充斥著濃烈的蔥味。村支書劉興田介紹説:“我們村的紅蔥是個特色産業,經營了幾百年了,不光是周圍這一帶,就是在晉陜蒙也是有名的。”他俯下身子,捏了捏蔥秧子,説:“這紅蔥,就是放到四五月份幫子還是硬的,可好哩。我們全村種了三百多畝紅蔥,過去一畝就可以賣三千來塊錢。今年市場不好,一斤只有六七毛錢,收入打了點兒折扣。”
事實上,楊家洼村是舊縣鄉的紅蔥基地,年産紅蔥達50多萬斤。每年的紅蔥收穫以後,不等上縣城,就被當地的老百姓和內蒙、陜西及臨縣來的客商給買完了。現在,楊家洼的紅蔥在晉陜蒙赫赫有名,一直呈現著供不應求的趨勢。
楊家洼的村民們為了更好地吸引客商,增加收入,都是在當年賣掉一部分紅蔥,其餘的用窖儲存好,來年春季再出售。過去沒有固定場所,各家各戶在自家儲存,既不方便,銷售時的運輸也很成問題。當客商到來的時候,還得自己想辦法從家裏往外搗騰。根據需要和群眾意願,這個紅蔥市場在太華集團的資助下建立起來了。現在,楊家洼村的紅蔥量光冬儲市場就達到10萬斤,方便了百姓,也方便了客商裝運。
在筆者傾聽劉興田介紹的時候,77歲的村民劉三小表現得最為活躍,這位老人一直跟在我們身後,適時地補充幾句支書漏掉的內容。他用手指著紅色的鐵皮大門,向我們示意:“看,蔥從那個門拉進來,客商從另外這扇門過秤,車子又好裝又方便,人家車主就願意來買。”説起修建紅蔥市場的過程,老人顯得很興奮:“修這個全憑人家(太華集團)資助我們,我們村裏人沒錢,但有的是苦力氣,搬石頭呀,裝車呀……什麼都幹。這個市場和前院的紅白理事會是同時開工的,很快就完工啦!”老人越説越激動,他指指村外的方向,興致勃勃地説:“後面還修了一座橋呢,你們來的時候沒注意到!過去沒橋的時候,客商的大車進不來,現在可方便了!”老人“哈哈”一笑:“我們的黨支部書記有信心把村子搞好,大學生村官也懂技術,就帶動起全村人致富了……”
在老人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楊家洼村新建起的紅白理事會,只見寬敞明亮的餐廳裏擺放著一隻只巨大的現代化餐桌,地板也光潔得照人影兒。劉興田介紹説,楊家洼村有418口人,過去各戶的紅白事宴都是在自家靠搭建帳篷,租借灶具、餐具、餐桌椅湊合完成。今年,太華集團駐舊縣鄉扶貧工作隊經和村裏幹部群眾協商後,就新建了這個約100平米的紅白理事會。本村籍人士劉曉光現任山西省信用聯合總社處長,當他聞聽村裏的這個壯舉後,立刻投資4萬多元,為村裏購置了全套的現代化灶具、餐具和桌椅。
劉三小老人感慨地説:“這個地方呀,過去光草就有半人高!建造紅白理事會的時候,我天天跑來看。”我笑著打趣他:“大爺,您這麼大歲數了,跑來能做什麼?”老人説:“我是做不動了,有小子了哇!他幹活兒,我來監督他!”老人眉開眼笑地説:“説句笑話,我一個快八十歲的人了,還想寬寬敞敞在這裡吃兩頓好飯哩!就算是我沒去過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但是來這裡我感覺就像是去了大城市一樣,樂在心裏頭,非常高興!”我看著老人開心的樣子,由衷地祝福他:“大爺,放心吧,您再吃個三四十年的好飯是沒有問題的!”
在村支書的指引下,我們見到了楊家洼村的村主任——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喬學峰,這個戴著眼鏡的小夥子看上去並不擅多言,但村裏人卻非常尊敬他。村民們説:“學峰是農科大畢業的,人家懂科技,咱這紅蔥,就指望著他給咱增産增收呢!”喬學峰扶了扶滑下來的眼鏡,説:“目前,楊家洼村的多數村民已經參與了紅蔥種植,我們不愁銷路。明年我們的計劃是要建立一個紅蔥合作社,擴大種植量,還要種植脫毒紅蔥,已經聯絡了省農業廳的專家。如果成功的話,我們村的紅蔥能夠增産三分之一,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説到這兒,他的眼睛裏迸出了憧憬的光芒:“我們要為我們村的紅蔥註冊個商標,進一步打開市場。不光如此,我們村還要開鋁礦,建造選煤廠,各種小雜糧也要多種一些,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楊家洼村擺脫貧困的帽子,走上富裕的道路!”
小喬的話讓在場的村民們都鼓起掌來,大家紛紛説:“記者朋友,請你們明年再來看看吧,明年一定又是一個新景象!”這話我相信,楊家洼的村民們雖然客觀條件比較差,但他們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積極尋求生財致富的道路,墻上的兩句標語:“貼心扶貧創佳績,繼往開來譜新篇”正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