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寒風刺骨。市委宣傳部“轉作風 惠民生”第二小組前往巴州區關渡鄉雲霄村開展蹲點駐村、結對幫扶活動。根據安排,當天到達後將與村社幹部和部分黨員、群眾代表座談,了解該村情況。
從巴城出發,經清江鎮去關渡鄉,雖是水泥路面,但沿途路窄灣多,不時會“碰”上大坑小坑和迎面而來的大卡車,錯車困難,時而遭堵。一路顛簸,到達雲霄村已接近晚上9點。
“對不起,老鄉們,一路車堵得厲害,讓你們久等了,真的很過意不去。”我們連連致歉。
前來招呼我們的是村主任秦華軍,在他帶引下,我們徑直到了他家。房子比較寬敞,收拾得很乾淨,柴火燒得正旺,熱氣騰騰。十幾名村民圍著火塘取暖,見我們到來,大家紛紛站起,熱情招呼。
剛剛落座,老鄉們便端著盛得滿滿的幾大盤椪柑讓我們品嘗。“我們這兒家家戶戶都是,這是下午秦主任剛從他家樹上摘的,很新鮮。”大大的金黃椪柑在燈光的映照下色澤更加鮮亮。
剝掉金黃的“外衣”,放進嘴裏,水分多,清甜可口。
座談會就從家家戶戶種植的椪柑説起。從村民談話中得知,雲霄村適合種植柑橘類水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村民就開始自發種植橘、柑、橙、柚,主要自種自食。近年來,為發展當地經濟,關渡鄉黨委、政府引導村民大量種植水果,除對從前的果樹進行品種改良外,還先後在廣元市蒼溪縣買回30多萬株優質果苗,並請來農技專家指導。雲霄村由種糧大村變成了水果大村,僅一、二組就成片發展果園近400多畝,沒有一家種糧食。一時,參觀、學習和考察的人絡繹不絕。村民也盼望樹上能結出個“金娃娃”,早日脫貧致富。
可是,種植水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灌水、除草、修枝、施肥,治蟲等花的成本不比種糧食少,特別是無論改良嫁接的還是新栽植的,挂果見效也得三五年,這期間,村民還得掏現錢去購買大米、麵粉等糧食。因未見收穫,只見投入,大部分村民對種植水果失去了信心,還未挂果就有部分家庭將果苗拔掉,重新種上糧食,還有一些村民乾脆外出務工,丟下果樹不管。
二社陸德的老婆龐榮華介紹,陸德卻是個“死腦筋”,他不但把自家三畝多的田地全部種上了果樹,還將周邊外出務工家庭的20余畝果園給承包了下來,按每年每畝200元支付承包費。“自家糧食全靠買,水果未見效,每年還得拿4000多元給別人。”很多人不能理解。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市場需求肯定要增大。”陸德就認準這個理,不僅學到了一手好技術,還擔任了“巴州區清江鎮果藥協會關渡分會”的會長。這個“死腦筋”對前景充滿信心。
隨著苗木的挂果,陸德終於嘗到了甜頭。近10年來,水果利潤就有80多萬元。
“水果的確有法種!”陸德告訴我們,去年,雖受氣候影響,水果産量不高,只賣了4萬多斤椪柑,但價格高,坐地價2元多,他家賣了10萬多元。
今年,風調雨順。望著挂滿枝頭的果子,豐産之年,老陸卻沒有收穫的喜悅。從交談中我們得知,老陸家今年僅椪柑至少有10萬斤,目前才賣了1萬多斤,每斤不到0.6元,現在家裏庫存了4萬多斤,還不包括挂在樹上的水果。
“氣候越來越冷,為什麼不抓緊出售呢?”我們一行為他著急。老陸告訴我們,今年市場疲軟,由於水果豐收,加之各地大量栽種水果,致使價格下降,銷售困難,已出售的1萬多斤還是連送帶賣。
“別急,我們一定會幫你想辦法。”看到老陸著急,我們一行承諾。
全村人口、在外務工情況、基層組織建設、巴山新居建設、村道路建設、貧困人口情況、村民們還有哪些要求……我們和村民掏心交談,宣講政策、共謀發展,不知不覺到了午夜1點。
17日早晨,大霧籠罩下的雲霄村靜謐安詳,田間地頭,房前屋後隨處可見被霜打得捲曲的柑橘枝葉,而挂在枝頭的金黃果實煞是喜人。上午8時,匆匆吃過早飯,我們集中為來到的50多位村民講解了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主要精神,介紹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發展戰略等,坦誠地和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隨後去了陸德家。
老陸房前屋後全是成片的椪柑樹、柚子樹和冰糖橘,壓彎的椪柑枝丫已接近地面。屋前放著1米多高的竹筐,筐內裝滿了椪柑,有三間房子也堆了近1米高的椪柑。
“樹上可能還要摘這麼多!”老陸望著成堆的椪柑發愁。“這些椪柑能保存多久?”我們問。“一個月還是沒問題的,如果時間長了,損失就大了。”老陸有些無奈。
“你要抓緊和以前的客商聯絡,我們也幫你想辦法銷售,樹上的椪柑要抓緊採摘,千萬不能讓它爛在地裏。”帶隊的李明剛對老陸講,並立即進行了安排:“我們10人每2人負責聯絡一家超市;劉書君、劉華專門對接巴中城區水果批發市場;羅娟回去後在論壇上發佈個信息……”
我們的行動讓老陸看到了希望,臨別時,目送我們走了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