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三農新聞 >

農村不是過期食品傾銷地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18日 07:09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些不法商販把過期商品換個標簽、改變日期、重新“整容”,就賣到農村。長此以往,農村就成了假貨、劣貨、過期貨的集散地,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重災區

  前不久,我帶著8歲的小侄子到山東鄉下的姑姑家串門。見到幾年未見的孩子,姑姑十分高興,特意帶孩子到村頭的食品超市,給他買零食。可挑了很久,孩子也沒選中滿意的食品,他失望地説:“都過期了。”姑姑有點尷尬,無奈地嘆了口氣:“鄉下的食品,質量就是差。”

  姑姑説的是事實。這些年,農村市場商品不斷豐富,商品質量卻總是讓人擔憂。一些本應該退出市場的包裝食品,在不少農村地區大行其道。發黴的餅乾、生蟲的掛麵、變硬的軟糖,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把過期食品買回了家。

  農村市場包裝食品質量差,與農村地域分散、門店眾多、監管力量不足很有關係。農民消費水平總體偏低,同樣的商品,銷售週期比城里長很多。一些包裝食品,沒等賣完就到了保質期。農村經營者和消費者食品衛生質量意識普遍淡薄,一些過了期的食品,依然擺在貨架任其銷售,有些門店甚至主動減價推銷。日積月累,超市裏的過期食品越來越多。

  然而,農村市場包裝食品質量差,還與不法商販的肆意傾銷密切相關。農民收入偏低,貪圖便宜,農村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通常既不查驗相關證照,又不索要銷售發票,甚至連生産日期都不看,這就讓不法商販向農村傾銷過期食品找到了空間。一些不法商販把過期商品換個標簽、改變日期、重新“整容”,讓過期食品與保質期內食品外形上看不出有什麼區別,就大肆賣到農村。一些經營者在進貨時也“順應”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特點,專門挑選價格便宜、沒有安全保障的過期貨、劣質貨。

  更有甚者,一些小工廠、小作坊針對農村市場,炮製出“娃恰恰”“康帥傅”“奧立奧”等在城市很容易被察覺的山寨食品,假冒名牌,謀取暴利。對農民消費者而言,他們或難以辨別這些過期食品的真面目,或認為只要價格便宜、是不是名牌也沒關係。長此以往,農村成了假貨、劣貨、過期貨的集散地,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重災區。

  食品安全是安全問題的重中之重。加強農村食品質量監管,不僅是確保農村消費者身體健康的客觀要求,也是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的現實需要。清理農村市場,維護食品安全,一方面,要加大農村食品經銷市場監管和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堵住監管漏洞,不給劣質食品生存空間。另一方面,要努力幫助農村門店經營者和消費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通過媒體宣傳、教育引導等方式,賦予農村消費者足夠的食品安全信息,暢通食品投訴、監管渠道,引導農民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消費者安全意識。

  農村不是問題食品的“法外之地”,監管困難不能成為放鬆監管的理由,只有徹底堵住監管漏洞,讓問題食品在農村無機可乘、無處可賣,才能保障億萬農村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經
  • 科技苑
  • 鄉土
  • 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