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原來大部分是旱坡地,每年春全看老天爺臉色種地,下雨就種點,不下就拉倒。今年到現在,沒雪也沒雨。要是去年,這地就算完了。但今年再旱些也沒關係,再過幾天,一開閥門就能滴透,就是個豐收。”4月中旬,旱情持續,農民王鳳海站在自家地頭,和記者説起節水增糧項目給村裏帶來的變化時,笑得合不攏嘴。
王鳳海今年61歲,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牛營子鎮南荒村民,種了一輩子旱坡地。旱坡地指的是在北方乾旱地區山坡上開墾出的農田,外形有點兒像南方的梯田,只不過因為當地“十年九旱”,泥土始終是乾巴巴的。喀喇沁旗去年冬天至今都沒有降水,田裏的土坷垃一捏就成粉末。
2013年,南荒村6000畝土地被列入農業綜合開發節水增糧項目區,正式結束了“旱坡地難打糧”的歷史。據介紹,當年各級財政投資540萬元,在項目區內平整了4500畝土地、維修8眼井、新打7眼井、埋設了29.7公里的地下管道,地裏全部種上膜下滴灌玉米。
“這是當年見效的東西,不是扯大旗。”王鳳海説,村民們一開始並不認可,但到了秋天都拍手稱讚。“原來1000斤還得是風調雨順,去年最低1500斤,好的1800斤,1斤玉米1塊錢,平均每畝多收個五六百元沒問題。”
除了增糧,膜下滴灌的節水效益也十分明顯。南荒村民朱文平説,原來是老井、舊機器、加軟管打造的“小白龍”,抽3小時水只能澆1畝地,上了膜下滴灌以後同樣的水能澆15畝地,每畝地光水電費能省五六十元。
赤峰市松山區上官地鎮村民許慶森説,原來村民一到開春就圍著幾口井搶水澆地,沒幾天就把井抽幹了,現在水利用率高了,一口井管一兩百畝地很輕鬆,搶水的場景也見不到了。他説:“現在水不瞎、省電費,還能增産幾百斤,我們村還有300畝旱坡地呢,這樣的財神爺項目啥時候再來?”
記者還發現,因為土地變得高産、高效,項目區內漸漸開始有了現代農業的影子:項目區內土地流轉速度加快,土地流轉費由原來的80元漲至350元;農民不再背著藥箱下地打藥,而是開上小四輪打藥車,從種到收的機械化率大大提升;出現了多個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民每畝地給合作社380元錢,合作社從種到收全包乾,農民平時省下時間可以進城打工,只要年底回來賣玉米就行。
據赤峰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統計,自國家2012年開展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以來,赤峰市已陸續開工建設35萬畝節水增糧項目。其中,已見效的20萬畝“節水增糧行動”全年可節水1079.3萬噸,當年新增糧食生産能力1050萬公斤,新增種植業總産值205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