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三次天災打不垮 東北“90後”鄰水種草莓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17日 05:46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説起人在他鄉,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從農村到城市務工,為生活打拼的川籍農民工。但是今天的主人公,卻是另有不同:首先,他是一個從遼寧丹東來四川發展的東北小夥子;其次,他沒有選擇成都、綿陽等大中城市,而是選擇了鄰水縣柳塘鄉,在蜀中農村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就是跨越距離來鄰水,三次天災打不垮的東北草莓小夥——萬初野。

  愛上農村

  遠赴鄰水種草莓

  “我從事農業項目是因為家里長輩都是幹這個的,而來鄰水投資農業就純屬偶然了。”12月21日,在鄰水縣柳塘鄉大河壩現代農業産業基地的草莓園裏,22歲的萬初野向我們講起他在鄰水的創業故事。

  “18歲開始,我就跟著家裏人種草莓,種蔬菜,很想自己獨闖一片天地。”原來,萬初野是遼寧丹東人,家裏人一直從事蔬菜和草莓種植,他父親萬里還是遼寧丹東草莓研究所的高級技術員。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萬初野對農業産生了很大的興趣。20歲那年,他獨自種5畝草莓豐收,一年就收入10多萬元,這讓他第一次感覺到現代農業的巨大魅力。

  2012年9月,他陪被邀請到鄰水做技術指導的父親來鄰水時,被這裡的美景所吸引,便開始和父親討論過來投資的可行性。一番調查後,萬初野發現鄰水縣的氣候、土壤都很適合種植草莓和蔬菜,於是便決定不遠千里來鄰水當農民。

  2012年9月下旬,他便來鄰水承包下佔地700多畝的現代農業園,種植蔬菜和草莓。

  全力抗災

  600畝草莓仍被毀

  “一開始是我爸帶著我試種,試種成功後他就回北方了。”2012年冬天,萬初野試種草莓成功,隨後他決定在沒有父親指導的情況下擴大規模。

  2013年3月,他開始大規模育苗並計劃種植600多畝草莓。然而,母本苗剛栽下,草莓園就遭遇持續乾旱。“園區工人的力量不夠,柳塘鄉黨委政府就組織全鄉黨員幹部幫我抗旱,幾十個人來幫忙抽水、挑水的場景我永遠都忘不了。”萬初野説,在大家幫助下,他總算熬過乾旱。可惜好景不長,5月底的一場大雨又把所有苗子都淹了。水退後,柳塘鄉黨委政府又帶著全鄉黨員幹部幫忙清淤、洗苗,保住了苗子。

  誰又能算得到,草莓園躲得過前兩次天災,還是沒躲過6月初的一場洪水。退水後,萬初野看著被洪水淹沒了兩天兩夜的草莓園,心情複雜,一直念叨著“全完了,全完了……”

  “原地復活”

  還將建廠生産草莓酒

  “當時我們都想,業主虧了錢一定會拍拍屁股走人,我們的土地租金、務工工資都要和草莓園一樣打水漂了。”大河壩8組村民何碧珍説,讓人想不到的是,災後第三天,萬初野就開會表決心:不會走也不會少村民一分錢,要留在柳塘鄉繼續發展現代農業。

  “一方面我和鄰水已經有了感情,另一方面我不喜歡當逃兵。”隨後,萬初野認真分析了失敗原因:園區基礎設施沒有跟上,應對天災的能力有待加強。針對這兩點,他和當地政府部門一起修排水管、建滴灌設施,並對草莓園旁邊的河道做了防洪治理。

  基礎設施修好後,萬初野重振旗鼓,從北京空運來苗子又種下了30來畝。今年11月底,這批草莓開始採摘。萬初野説,30畝草莓的採摘將一直持續到明年5月,累計純收入將超過30萬元。“好事多磨,但是我對喜歡鄰水,喜歡四川的感情沒有變。明年我準備擴大草莓種植規模,並在鄰水建廠生産草莓酒。”

熱詞:

  • 每日農經
  • 致富
  • 致富經
  • 科技苑
  • 聚焦三農
  • 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