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春,是北安市趙光鎮東豐村農民,今年33歲,助理畜牧師,他七年前開始飼養蛋雞,到現在已發展到4萬多只蛋雞。
目前出售優質雞蛋 750 噸,按照每噸7000元計算,年銷售收入 525萬元。他飼成本費用是年飼料費378萬元,防疫費10萬元,年工資及福利費13萬元,年折舊費為2萬元,水電費為1 萬元,其它費用為1萬元,總成本為405萬元。年均利潤總額為120萬元。
他經過多年的養殖經驗總結出一套科學的養殖方法,主要技術措施是:一是選擇輕型蛋雞海蘭品種,因為産蛋量相同的蛋雞,體重每多0.25kg,每年約多耗3kg飼料,因此生産上他選擇了體型較小的品種,同一品種以中等體重為宜,成年體重約為2kg。 二是科學配製日糧 :飼料原料要求新鮮、無霉變,豆類製品要經高溫去毒處理,氣溫高時應提高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天冷時,適當增加能量飼料。蛋雞産蛋初期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應稍低於飼養標準,産蛋高峰期應將日糧中蛋白質含量提高到19%,將飼料加工成直徑0.5cm顆粒狀,利於提高飼料的適口性,減少浪費。三是精心飼喂,據觀察,添加飼料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次不宜超過料槽的1/3。另外育成期蛋雞可限喂20-30%的飼料,以控制體重,一般以産蛋高峰為界,前期限喂量少,後期限喂量大,控制飼料用量6-10%。四是使用添加劑,在日糧中加入3-15%的油脂可提高産蛋率10-12%,在日糧中添加0.02-0.1%的維生素C可提高産蛋率4%。五是科學管理 。雞産蛋前的適宜溫度為13-23℃,濕度為50-55%,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濕度,都會導致飼料利用率、産蛋率下降,蛋雞採用間隙光照,每天16小時,光照強度以雞能看見取食為準。飼養密度合適,籠養的不超過10隻/平方米為好,冬季飼養密度可提高30%左右,雛雞7日左右斷喙,防止産生喙癖。每天清掃雞舍,嚴格消毒,每2個月給雞群驅1次蟲,搞好疫病的免疫接種工作,禁止濫用藥物,經常觀察雞群,發現病雞及時隔離診治。
近年,張鳳春在科學飼養的前提下,降低了養殖成本,打破子以前外購飼料的觀念,自己投資興建飼料加工站,不但節約了自身的成本,增加了效益,而且也為當地農民糧食銷售提供了出路,帶動一方百姓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