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季海參捕撈的季節,4月12日,記者在文登採訪發現,受南方低價海參衝擊、海參存貨量大以及酒店消費“節儉風”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本地養殖鮮海參上市價格大跳水,每斤批發價才40多元,僅為去年的一半左右。海參這一原本“價高和寡”的海珍品如今不得不放下高貴身段,更多地擺上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頭茬春參開捕
4月12日,記者來到文登澤庫鎮的海參養殖區看到,成片的海參養殖池十分壯觀,而在養殖戶李先生的養殖區內正好有客戶前來購買海參。在李先生的安排下,有4個“海猛子”套上潛水服,戴上潛水鏡,緩緩下到水中打撈海參。大約過了20分鐘後,“海猛子”們紛紛浮出水面,腰間的網兜已經裝滿了海參,遞到岸上一稱,每個網兜的參都有70多斤重。
據介紹,海參有夏眠和冬眠兩個時期,所以每年捕撈海參的季節都是在春、秋兩季。李先生介紹,因今年春季氣溫比以往較高,頭茬春參捕撈時間也稍有提前。“海參養殖池平均水深只有1.5米,現在水溫在10℃左右,冬眠海參‘睡醒'了,開始出來大量覓食,海參也變得肥美。”
李先生説,11日他們已經打撈上了600多斤海參。根據客戶的需要,當天又撈出了600多斤。李先生指著其中的一個海參説,這裡捕撈的海參大多生長了兩到三年,一般2到3個海參的重量就能達到1斤。
價格同比掉了一半
打撈上岸的海參個體肥大,看到長勢喜人的海參,李先生卻笑不出來。原來近兩年海參行情一直走下坡路,去年受天災影響,海參産量下降,價格在每斤70—100元,而如今的海參價格卻只有去年的一半。
侯家鎮海參養殖戶劉峰玉養殖海參已經10年,但去年夏天的高溫天氣卻讓他心裏飽受煎熬。
據介紹,海參平時主要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根據海參的生長習性,當水溫達到20攝氏度時,刺參就會轉移到深海的岩礁暗處,潛藏于石底,背面朝下不吃不動,也就是所謂夏眠,一睡就是一個夏季,等到秋後才甦醒過來恢復活動。由於去年夏天超過3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持續了一週左右,劉峰玉的海參入眠後就再沒醒來,全部自溶在了參池裏,120多畝的兩個參池子損失了200多萬元。
雖然損失慘重,但劉峰玉老兩口重拾信心,又繼續往池裏投入了4000斤參苗,期待來年有個好收成。同樣吃過虧的李先生擔心池裏的海參不能安全度夏,今年提早聯絡出售海參。
南方參衝擊等原因
拉低參價
據業內人士分析,南方低價海參衝擊市場、海參存貨量大以及勤儉節約風等因素是海參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大家的意識裏,海參一直都是“奢侈品”的代名詞。12日當天,記者走進文登河南海鮮批發市場,發現這裡的海參已經成為普通百姓的消費品。“給我稱300元錢的。”記者在河南海鮮批發市場一家海參銷售店看到,不少市民前來購買。市民周先生表示,以前海參價格高,連問都不敢問,現在便宜了,買回去給父母補身體。
據了解,當鮮海參離開海水後體內會産生一種自溶酶,新鮮的活海參無法臨街售賣,而本地的海參批發零售處通常銷售的是加工後的即食高壓參。記者在現場看到,店內的高壓參全部存放在保溫箱裏,打開後可以看到冰水與海參混合,遇到有人來買海參就將海參先瀝水後再稱重。店主劉富強介紹,保溫箱裏的海參是去年積壓的,冰庫裏還有上千斤海參待售。他還表示,自己在澤庫鎮也有海參養殖池,前幾年到了出參的季節,很多商販直接到池裏收購,去年開始就已經很少見商販,很多養殖戶都賣不出去。
“目前店裏每天銷量在1000個左右,比以前有所減少。”劉富強表示。南方參每斤價格比本地海參便宜20—30元,市場銷售量佔比大,以絕對的價格優勢對本地海參形成強烈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