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肥東縣農機部門技術人員來到禾豐機插秧合作社育秧工廠,對其前期所育一期秧苗進行跟蹤觀察,並根據秧苗情況,提出下一步技術要領。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這兩天,禾豐合作社社長劉澤軍也開始從忙碌中清閒下來,經過連續兩年的摸索和實踐,水稻工廠化育秧對於他來説已經不是一件難事,而他也正是由於育秧工廠而發家致富。
劉澤軍是一位地地道道農民,在肥東縣牌坊鄉鄒崗村種了40畝田,往年一到春播就急著到處請工,2012年的一次偶然機會,使他接觸到水稻機械化插秧。那年,由於人工難尋,在縣農機部門的協調下,他找上了天禾種業實行水稻代育代插,在天禾的水稻育秧工廠裏,他發現了巨大商機,代育、代插兩個環節都有“機”可乘。於是當年,他便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引導下,購買了一台水稻插秧機開始代插。“兩個月時間,成本回來不説,還賺了1萬多元錢!”劉澤軍回憶説。
嘗到甜頭劉澤軍沒有止步不前。他開始在水稻育插秧環節裏摸索,並在縣農機部門的幫扶下,于2013年在牌坊鄉成立了肥東縣首家水稻機插秧專業合作社,同時利用水稻育秧工廠專項扶持資金,建立了一座標準化育秧工廠,實行水稻機械化育插秧一條龍訂單服務。“2013年,我育了6萬盤秧苗,與10多戶縣內種糧大戶簽訂了4000畝水稻代育代插訂單,除去成本,單此一項我們合作社就賺了40多萬元。在其它時節,我還將大棚綜合利用起來,種植蔬菜,實現良性循環。”劉澤軍笑著説。
據了解,肥東縣近年來通過實施水稻標準化育秧工廠建設項目,已累計爭取發展資金200多萬元。目前,已扶持建設育秧工廠10座,擁有生産流水線20多條、秧盤20多萬盤、水稻插秧機300余臺,水稻機械化育插秧能力已達到年種植25萬畝左右。
“水稻工廠化育秧有效提高了生産效率、秧苗質量、水稻品質和産量,為早日實現全縣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産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前景十分廣闊。”肥東縣農機局副局長李之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