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説享譽全省的西瓜、大蒜等農産品,是中牟縣傳統農業的代名詞,那麼正在加快建設的國家農業公園等農業園區,則是中牟縣現代農業的生動詮釋。
4月2日,春光明媚。記者走訪中牟縣多個現代農業園區,被高科技打造的現代化農業所折服,被創意農業所激發出的農業活力所震撼。
中牟農業,正在上演一齣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精彩好戲。
灘塗地變身國家農業公園
當天上午9點多,秀園花卉公司一個9000平方米智慧連棟溫室內,氣霧噴頭把水均勻地灑在百合上,一盆盆百合苗綠意盎然,花朵含苞待放,香氣襲人。
“農業公園的土質是沙土,不適合植物生長,我們的5個智慧大棚大多采用無土栽培技術,在裝滿有機質的盆中種植植物。”秀園花卉公司負責人説。
中牟國家農業公園三面環水一面臨路,規劃面積1萬畝,和秀園花卉公司一起,首期入駐的高科技農業公司有15家,涉及花卉、蔬菜、水産等行業。
“農業公園臨近黃河,以前是灘塗、沼澤地,農作物收成很低。”中牟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鄭州現代農業示範區管委會主任張書勤介紹,農業公園包括農業觀光休閒、農耕文化展示等內容,不僅能提供都市休閒的好去處,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
“當地農民不僅能獲得土地流轉費用,還可以到各個現代農業園區當農業工人,每天能掙80到100元的工資。”張書勤説。
中牟國家農業公園,是中牟縣規劃中的北部旅遊觀光農業示範區的先導區。按照規劃,中牟縣將建設總面積達630平方公里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力打造鄭州都市區的“菜籃子”、“米袋子”和“奶瓶子”,未來成為鄭州市民的生態“氧吧”和休閒樂園。
創意讓農業點土生金
走進中牟國家農業公園創意農科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氣勢磅薄的“姜山”:碧水環繞的石頭山表層,錯落有致地鋪滿經過處理的生薑,一叢叢綠色小草點綴其間,平添幾分情趣。
相鄰的歡樂農莊內,幾名年輕的技術工人正在往搭建好的西瓜造型上放置五色菜、七色花,清爽的綠色西瓜漸漸成型;玉米粒、紅豆等組成的兩隻豬造型,憨態可掬;黃豆、綠豆、紅豆、小盆植物組成的“孔雀”栩栩如生……
不單是中牟國家農業公園,在中牟縣各個現代農業園區,隨處可見奇思妙想的創意農業,顛覆了人們對農業的傳統印象。
中牟縣晨明現代農業莊園創意觀光大棚內,土地不多卻是滿眼綠色。無土、節水栽培技術,讓一棵棵綠油油的蔬菜整齊地“長”在三層管道上,立體化種植美觀且節約土地;本來生長在地裏的西紅柿經過嫁接,變成了西紅柿樹,一個個小西紅柿從樹蔓上垂下來,讓遊客驚嘆不已。
更重要的是,創意能夠點土生金,讓農業效益倍增。“農民種的大蒜2元一斤,經過企業加工處理後20元一斤,經過發酵變成黑蒜後,一頭黑蒜就能賣到99元。”河南農業職業學院高級農藝師張傳偉,用身邊的一個現象,描述現代農業的神奇力量。
大學生變身新型職業農民
中牟縣弘億國際莊園計劃年底開園,但3月份草莓剛熟,便有許多鄭州市民慕名而來體驗採摘的樂趣。
“雖然我們的價格比其他莊園高出許多,但來採摘的市民卻不少,週末時每天能有幾千人。”弘億國際莊園董事長助理王士成説,草莓受歡迎,得益於莊園的高層次人才和高精尖技術,“我們年薪15萬元聘請農學博士,建設有草莓工程研發中心。”
高志偉2011年從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畢業後,就到晨明莊園工作,平時負責管理觀光大棚內的創意農業。他告訴記者,晨明莊園有30多個和他一樣的農業院校大學畢業生,管理著園內53個智慧連棟溫室大棚。
在中牟縣,有一大批和高志偉一樣的農學專業大學生,進入各個現代農業園區工作,變身新型職業農民。
他們,正成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蝶變”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