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山西絳縣張藝澎:小雜糧圓他創業夢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04日 05:38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山西日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畢業于山西政法幹部管理學院的大學生張藝澎迷上小雜糧開發加工,在絳縣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並帶動6000多戶農民靠種植小雜糧發家致富——

  金燦燦的玉米糝、顆粒飽滿的小麥仁、綠瑩瑩的綠豆、黑黝黝的黑豆、褚紅色的紅豆……又是一年糧食大豐收。絳縣大學畢業生張藝澎面對豐收的糧食,顯得比農民朋友還興奮。進入秋冬季節以來,他的小雜糧加工車間忙得不可開交,農戶的送糧車、加工後準備銷往各地的運輸車,來來往往,每天都有成千上萬斤小雜糧在這裡週轉。

  張藝澎,一個出生在醫生世家,也不是農大畢業的大學生,是怎麼走上小雜糧農産品加工之路的?在走向廣闊田野與農戶打交道的過程中,有著怎樣的經歷?他的創業故事能否給面臨就業難題的大學生們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帶著這些疑問,繼九月份初次採訪張藝澎後,近日冒著嚴寒,記者再次專程趕往張藝澎設在絳縣橫水鎮柳莊村的農産品加工基地採訪。

  吃出商機

  今年38歲的張藝澎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還像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他身材高大,朝氣蓬勃,渾身還散發著濃濃的書卷味。1997年,張藝澎從山西政法幹部管理學院畢業後因多方原因,一直就業無門。無奈之下,他獨自南下廣州打工,卻終因氣候、飲食難以適應,加之當時工資待遇不盡如人意,只在廣州呆了不到半年,就回到了故鄉絳縣橫水鎮柳莊村。後來,他在縣裏找到一份工作,可是每月只有500元的生活補助,日常生活都難以為繼,張藝澎想到了自謀生路,創業致富。

  就在張藝澎的創業夢日益強烈之時,他在一個專營各種粥的飯店吃飯,偶然了解到小雜糧很受人們歡迎,但當時想購買小雜糧成品並不容易的情況。説者無心,聽者有意。張藝澎看到了加工小雜糧的商機。他開始愛上小雜糧,關注小雜糧,並著手籌備加工車間的建設工作。那一年是2007年。

  提起創業之初的事,張藝澎依然激情澎湃:“我省素有 ‘小雜糧王國'之稱。小雜糧作為我省的優勢農作物,種植面積大、分佈廣泛、品種繁多、品質優良,尤以穀子、糜黍、薯類及雜豆為主,所以發展和開發小雜糧對我省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他説,自己剛接觸小雜糧時了解到我省的這些情況,真是興奮不已。他雖然不是農家子弟,從未與土地農民打過交道,但對五穀雜糧的營養及食療作用了解還是很多。

  張藝澎的家人及親朋大都是醫務工作者,他家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很講究。他從小就知道 “五穀為養,失豆則不良”的説法。家裏幾乎每天都堅持食用豆類食品,以保持營養均衡。張藝澎説,五穀雜糧是天然的養生品,含有特殊的營養價值,可給人體提供豐富的微量元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效預防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産生。

  張藝澎憧憬著美好的創業夢:開發加工優質、綠色、營養、健康的小雜糧,以豐富城鄉居民的餐桌,從食物結構調整中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與此同時,自己創業致富過程中還能帶動種植戶共同致富,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為此,他義無反顧。

  艱難前行

  2007年8月,張藝澎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多方籌措資金,在絳縣橫水鎮柳莊村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廠房,並購回了各種加工設備,開始加工小雜糧。“加工車間剛建成時,因為直接面臨小雜糧貨源短缺,真是舉步維艱。”張藝澎説,“那時最棘手的就是絳縣周邊種植小雜糧的農戶很少,要想長期下鄉收購加工是不可能的。”

  張藝澎開始嘗試 “公司+農戶”的生産模式,他走村串戶,多方調研,決定在柳莊、宋莊、堯寓村與一些農戶協商專門種植小雜糧的事宜。為保障所種小雜糧優質高産,他跑太原跑運城,從省、市農科院請來專家、教授,專門對柳莊、宋莊、堯寓村3個村的種植戶進行培訓。2008年開春,張藝澎從農科院調來所需的種子,願意合作的種植戶領了種子,還簽訂了購銷合同,小雜糧加工企業的生産基地初步建起。

  此後幾年,以同樣的方式,張藝澎的小雜糧生産基地迅速擴大到兩萬多畝,帶動6000多戶農民靠此發了家。種植區域除絳縣本地外,逐步輻射到鄰縣曲沃、翼城、聞喜、垣曲、永濟等,還有忻州的原平市、河北的張家口市等。張藝澎的農産品加工公司加工的産品,由起初的幾種,開發生産出小米、糯玉米糝、高粱米、綠豆、麥仁米、黑米、紅小豆、白蕓豆、黃豆、黑豆、産婦嬰兒米、五色香米等100多個品種。這些小雜糧産品,也在周邊省打響,如河南鄭州,山東濟南、臨沂,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河北的張家口等。就省城太原而言,他的小雜糧遍佈市裏400多家超市或糧油店,年銷售值在2000萬元以上。

  紅紅火火的創業過程中,張藝澎也品嘗著五味雜陳的辛酸。他告訴記者,多年創業最令他頭疼的是,許多農戶科學種田的意識淡漠,對新農技、新品種的推廣應用能力不強,不懂得提純復壯,種植優種小雜糧過程中往往混雜退化嚴重,直接影響小雜糧的質量和産量。而糧食歸倉後,有些農戶全然不顧與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想賣給誰就賣掉了。儘管他一直堅持高於市場價收購農戶的小雜糧,但有時往往是他還沒來得及收糧,農戶使用他公司提供種子種植的糧食已經賣給了第三方。

  “實際上,農産品加工利潤很微薄。要想將加工成品推向市場,中間環節的費用又居高不下。再加上種地的農民老齡化,優質新品難以推廣,雜糧基地的擴大一年比一年難了。”面對無奈的現實,張藝澎説,“現在公司只能是再上新設備,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下一步我決定開拓小雜糧石磨面新品。”如果沒有執著的創業信念,沒有對創業夢想的苦苦追求,張藝澎能堅持走到現在,恐怕很難。

  共同致富

  在張藝澎的農産品加工公司生産的小雜糧中,玉米佔據絕對的數量優勢。良好的自然條件,使我省及周邊省份許多地方都非常適合種植玉米,於是,張藝澎對玉米産生了興趣。他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絳縣科技局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並不斷開發研究特種玉米的種植加工。

  張藝澎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説,在玉米大家族中,有甜玉米、糯玉米、高氨酸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筍玉米等,僅糯玉米,還能分為紫糯、黃糯、黑糯、白糯、花糯等。這些玉米具有各自的內在遺傳因子,有著各類特色的籽粒結構、營養成分、加工品質以及食用風味特徵。他看到了人們飲食結構的快速調節,認為特種玉米必將成為餐桌上的新寵。所以,他在小雜糧生産基地,大力推廣特種玉米種植。

  柳莊村的楊茂勤是最早與張藝澎簽訂種植購銷合同的農民。那年他家種了10畝糯玉米,當年秋天,糯玉米每畝收入1480元,比種普通玉米每畝高出了400多元,增收4000多元。

  之後,楊茂勤成了張藝澎的“鐵桿”種植戶。他説:“我種地致富得益於藝澎辦了小雜糧加工企業。我們打心眼裏感謝這位有想法的大學生!”

  今年30歲的石峰,是臨汾市翼城縣裏砦鄉張橋村人。精明的石峰自從和張藝澎熟悉後,得知他加工小雜糧,抱著為父老鄉親辦好事的心情,多次到絳縣找張藝澎要資料、學技術,回村後,又進家入戶動員大家種植小雜糧。

  為從根本上解決村民的疑慮,石峰&&先在自己的承包地裏全種上特種玉米,當年就收入了2萬多元,今年他又從別處承包了一些地,全部都種上特種玉米,加之雨水充沛,收入達5萬多元。

  張藝澎同鄉劉峰輝、原平市閆莊村李俊田等,許許多多與張藝澎簽訂了小雜糧種植購銷合同的農戶,走上了致富路。張藝澎説:“我很感謝那些最早與我合作的種植戶。要沒有他們對我的信任,沒有他們精心種植收穫小雜糧,我的公司早就垮了。”而種植戶們説:“小雜糧圓了我們的致富夢,這得好好感謝絳縣的張經理(藝澎)呢!”

熱詞:

  • 科技苑
  • 致富經
  • 農廣天地
  • 鄉土
  • 鄉約
  • 鄉村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