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右)與蔣季均在大棚裏摘菜。
兩位“80後”大學生,從小生長在農村;大學時他們選擇了學農;畢業後,他們不在乎世俗的眼光,選擇回到農村務農,立志做現代農業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他們就是營山縣茶盤鄉農興牧業産業園的兩名“80後”創業者陳瑜和蔣季均。
從小喜歡農業
堅信土裏能刨金
12月17日下午,筆者走進茶盤鄉農興牧業産業園裏,看到陳瑜和蔣季均正在採摘蔬菜。從外表來看,他們都戴著眼鏡,看起來有些斯文,帶點書生氣,可做起事來,一點也不比他們請的工人慢。他們一人採摘,一人往筐內整齊地裝放,配合得十分默契。
“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所以從小就喜歡農業。”陳瑜和蔣季均講述著自己與“農”結緣的故事。
陳瑜和蔣季均分別是營山縣駱市鎮五包村和涼風鄉鳳頭村人。他們的父母都是農民,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卻始終沒能改變落後面貌。
“我一直就思考如何在土地上致富。”陳瑜説,從小他就對農業十分感興趣,養的雞鴨都長得很好,所以一直堅信可以靠農業致富。上大學時,他選擇了與農業相關的中藥材種植專業,學習格外用功。有時為了搞懂一個問題,他在植物園裏一呆就是好幾天,不停地追著老師請教。
在實習期間,陳瑜第一次領到了800元的工資,他全部用於購買核桃苗,栽在老家的房前屋後。“每個假期回家,弟弟都要帶回花草樹苗自己栽植,現在都還存活了不少。”姐姐陳琴説。
而蔣季均在高中畢業時,以優異的成績上了重本線。雖然父母一直期望他能選擇石油管理專業,可他義無反顧選擇了四川農業大學的農學專業。2008 年大學畢業後,蔣季均的不少同學都考上了公務員或者在公司當上了白領,只有他幹起了老本行——先是在彭州一家農業公司當技術員,2011年他又回到了家 鄉,在茶盤農興牧業産業園區當技術員。
不顧他人反對
勇敢走自己的路
採訪時,筆者發現,陳瑜和蔣季均的雙手十分粗糙,手掌上長滿了老繭。“創業之初,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去動手,辛苦了些,可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蔣季均説。
在蔣季均剛回到營山工作時,他的父母十分反對,曾幾次將他往大城市趕。更有不少親友、鄰居笑話他説,大學生還回來當農民,大材小用。
2011年夏天,陳瑜是學校第一個簽約上班的學生,可他在遂寧的一家中藥材種植公司僅上班一年就悄悄辭職回到了老家,他不顧家人反對,用自己積攢的一萬多元,在老家建立兩個大棚,試著種植蔬菜。
無論有多炎熱,陳瑜都一個人在大棚內忙碌,父母既是氣憤,又是心疼。他還抽時間騎自行車或坐車到營山的每個種養基地考察學習,正因如此,他才遇到了和自己有著同樣愛好的蔣季均。
今年7月,陳瑜和蔣季均在茶盤鄉農興牧業産業園區內租用大棚10個,20畝土地,開始了現代農業的探索之路。
“兩位年輕人每天早晨4點多起床,開車到營山賣菜,中午或者下午才回到基地,又要育苗、澆水、除草、施肥、收菜等,晚上11時左右才收工,很有 幹勁。”在園區內的産業工人任改章告訴説。但他依然對兩位大學生回來搞農業很不理解,認為沒有多大出路。但陳瑜和蔣季均卻認為,“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和人 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農業的前景廣闊。”
陳瑜和蔣季均計劃逐步擴大規模,搞農業綜合體開發,建設成集農産品種植、加工、配送,農業觀光旅遊、農耕文化傳播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既為社會提供豐富綠色的農副産品,又為人們親近大自然,體驗農村生活提供個好去處。
“現在農業在人們的心中的地位不高。”蔣季均説,“今年我都28歲了,可還是單身一族,一是沒時間耍朋友,二是姑娘到基地一看,覺得天天和泥土打交道就離開了。看我們這雙粗糙的手,有哪個女孩子願意和你交往嘛!”
陳瑜笑著説:“也許生命中另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還未出現,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愛情事業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