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北上新疆,玉林夫妻開百畝果園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03日 05:30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玉林晚報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對70後夫妻,4年前去新疆阿克蘇承包土地開果園,用堅韌的耐心、辛勞的汗水澆灌出纍纍果實。離家萬里的美麗新疆,雖然白天很熱夜晚很冷,雖然會下泥雨起風沙,雖然盛夏要穿兩條褲子揮汗如雨地勞作,但她的魅力不可阻擋,新疆,成了這對“正宗”玉林人成就事業和理想的第二故鄉。

  創業

  一句玩笑,去了新疆種棗

  2010年春節的一天,唐炬波的一個親戚帶了10多斤新疆紅棗來串門,無意説了句,別看這麼點,值上千元了呢。唐炬波一聽訝異了,接著他應了句:咁值錢,自己上去種嘍!

  這話聽起來像玩笑,但唐炬波知道自己認了真。他這認真可不是沒譜的,因為他有好幾個親戚早些年因各種原因已“駐紮”新疆阿克蘇市,且在10年前就承包土地開起了果園,在當地打下了人脈等基礎。

  膽氣豪壯的唐炬波把這心思跟妻子謝莉一説,嘿,謝莉當即應承了,這倒讓唐炬波有些始料未及,畢竟他們在玉林也還有一盤生意,他以為妻子多少會叫他再考慮考慮。

  這下,夫妻倆也不用互相做思想工作了,快速把玉林的事妥當交代處理好,一開春,兩人就滿懷豪情與憧憬一路奔向大西北,奔向了他們未知的將來。

  拿下100多畝地50年的生産經營承包權

  到了阿克蘇,迥異的風情讓唐炬波和謝莉目不暇接,關鍵是親戚此前打下的“江山”以及一群人數達200多人的玉林老鄉,讓他們在陌生和新奇中摻雜著濃濃的親切。

  很快,唐炬波以每畝5000元的價格一口氣拿下了100多畝地的生産經營承包權。這片戈壁灘已拉好水電,引不到天山水的就打好180米以上深度的機井。播種,植苗,施肥,嫁接……夫妻倆邊種邊學,用唐炬波的話説,畢竟在家也是當農民的,用心學很快就能上手。

  “新疆多吹西北風,嫁接的牙口一定要朝南,這樣北風一吹樹苗才不會彎折。”唐炬波説,他100多畝地主打的是棗樹,其次是蘋果,間種核桃,開春的施肥和剪枝、入冬後的培土保暖都很關鍵,肥料用牛羊糞與泥土和在一起發酵,很好用。

  一筆賬,熬4個年頭才有産出

  100多畝果園,管理不是輕易的事。唐炬波隔壁的果園是一個上海人承包的2000多畝,今年種了300多畝紅棗,由於管理出了問題,一條樹苗都沒長成,硬生生損失了數十萬元。

  這讓唐炬波夫妻倆更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今年是棗樹種下的第四個年頭,是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産出的第一年。唐炬波告訴記者一筆賬:種棗樹,第一年是沒有收成的;第二年也基本無收成,但能供給基本生活支出;第三年基本收支平衡,能收回肥料、人工等費用;第四年是開始有産出一年;第五年則開始回本;第六年翻倍,然後正常的話,往下每年收成以30%遞增。

  “因此經營棗園可説是長遠考慮,一代人努力,二代人享受。”唐炬波笑説,他的果園現在老的棗樹有7年樹齡,今年豐收,畝産達800公斤,大株的蘋果樹可産200多公斤蘋果。

潔白雪山映照下的果園。

  辛勞

  為省錢,手掌磨出三層水泡

  唐炬波夫妻倆一年要去兩次新疆,每次要在阿克蘇呆上至少一個月。一次是清明開春後去施肥剪枝,一次是重陽過後去收穫果實。

  “雖説本來就是農民,但幹活還是把手掌磨出了三層水泡。”唐炬波説著,把留著水泡疤痕的手掌給記者看,“想省錢自己幹多點就是這樣了。”他自嘲説。但有些錢是省不了的,比如撿棗子。

  唐炬波棗園的棗子有八九成是在樹上熟的,他們謂之“上糖”,也就是讓熟了的棗子繼續留在枝頭享受陽光,通過光合作用和養分吸收繼續貯存糖分。等葉子掉得差不多了,熟透的棗子這才噗一聲離開枝頭自然掉落到泥土裏。這樣,泥地裏的棗子需要雇人來撿,為儘量節省費用,唐炬波會去巴扎“搬魚”。巴扎是當地集市的叫法,“魚”就是指雇工。談好價錢後,唐炬波一早就把雇工拉到棗園工作,天黑又送回去,就叫“搬魚”。撿棗子的報酬是每公斤8角錢,動作快的雇工一天能撿上三四百元。

  曾經窘境,滿身債擺過地攤

  “今年好收成,我們終於可喘上一口氣了。”唐炬波説,2010年他和妻子憑一股膽氣北上新疆包果園,現在回想頗有些“孤注一擲”的意味。一開始投入超過150萬元,他們到處借錢,無房無車,唐炬波還到過柳州進一些清倉的拖鞋,到玉林周邊圩鎮擺地攤籌點小錢。

  頭三年滿身債,果園無産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唐炬波一邊經營果園,一邊在玉林鼓搗著“錢路”,開過飯店,賣過服裝,搞過廣告,他樂天且衝勁足,不怕挫折,而最讓他溫暖的是妻子謝莉一直陪在身邊,陪他守,陪他闖,共同進退。

  上個月,唐炬波要把收穫的棗子和蘋果走公路運回玉林宏進市場銷售,還是為了省錢,他決定跟貨車回來。從阿克蘇到玉林,從蒼茫寒冷的西北到溫暖濕潤的嶺南,逾5000多公里,唐炬波跟著貨車走了4天4夜,從沙漠戈壁到懸崖深壁到沃野平原,他一路走過,勞累了身體,卻豐盛了心靈。

  樂趣

  沒電視的夜晚,看星星數月亮

  新疆帶給唐炬波夫婦外貌上最大的變化就是曬黑了。“整個夏秋,一到地裏勞作就得穿上兩條長褲。”唐炬波説,一條褲子不但會曬黑,還會曬到肉痛,但一到樹蔭下就會特別涼快,仿佛突然從盛夏轉入初秋。勞作中抬頭的瞬間,還經常能看到野黃羊和兔子飛奔而過。

  在新疆,太陽升得比較遲又落得比較晚,作息時間比玉林遲兩個小時,這讓唐炬波一開始很不習慣,早上五六點就醒了,而當地一般9點才開始工作,下午三四點吃午飯,晚上10點吃晚飯,這讓唐炬波的肚子咕咕叫了一段時間才適應。但有一樣他不用調適也很享受的事,就是晚上“看星星數月亮”。

  晚上沒電視,沒空調,冷了他們就在房子裏燒煤生爐子取暖聊天,晴朗的天氣裏,新疆的夜空很亮很美,星星密布,月亮深幽,讓唐炬波夫婦看也看不夠。

  雪山映照下,果園勞作幸福滿足

  記得初到新疆,唐炬波和謝莉乍見沙漠,興奮得在沙堆裏翻騰跳躍,孩子似的擺出各種“普士”照相。今年重陽節過後去新疆,他們專程提早數日,按烏魯木齊--沙雅--喀什--英吉沙--葉城--和田--阿克蘇的路線兜了一圈南疆,農閒時又去逛大巴扎,唐炬波覺得自己越來越鍾情這片廣袤神奇的土地。

  就在11月上旬的一天,一場泥雨過後,正在棗園勞作的唐炬波一抬頭,突然看到遠處連綿的群山正一層層、一絲絲散去長年籠罩著她的雲霧,漸漸的,雪山露出了她神秘美麗的真容,在陽光下靜靜散放著亮晶晶的神聖般的光芒。這讓唐炬波瞬間心潮澎湃——頂著艷陽,遙望雪山,在自己的果園裏勞作,此景此情,讓他突然感到那麼的幸福、安寧與滿足。

  憧憬

  一個遙遠美麗的地方,成了家鄉

  在宏進市場和唐炬波夫妻聊天時,他們的業務電話不斷,又有一大貨車的冰糖心蘋果從阿克蘇他們的果園裝車往玉林進發。“今年冰糖心蘋果很熱銷,在南寧尤其賣得火。”唐炬波説,他的蘋果外形不算好看,因為不套袋子,一直讓它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生長。記者嘗了一個,蘋果核周圍呈星形的淡黃透明果凍狀,口感甜脆,濃郁蘋果香中帶點冰糖的清鮮。

  由於挂果時間長,日曬足,唐炬波的棗子甜度大,掰開的棗肉呈黃色,還出現了拉絲。而同樣由於自然生長,棗子錶面有一層塵灰,外形並不光鮮。

  辛勤耕種,用心管理,新疆這片沃土給唐炬波和謝莉這兩個遠方的外鄉人給予了沉甸甸的回報,而他們也在這個離玉林萬里之遙、風情迥異的地方種下了一片深情。“我們新疆好地方啊,戈壁沙灘變良田;我們美麗的田園,可愛的家鄉,風吹草低見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飽含對新疆的感情,唐炬波“改編”了一曲《我們新疆好地方》,新疆,是他和妻子事業的第二春,也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

熱詞:

  • 科技苑
  • 每日農經
  • 致富經
  • 鄉土
  • 鄉約
  • 農廣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