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飛 劉婉婷
玉米收割機只開了十幾分鐘,黃永興就趕緊跑過去讓機器停下來。儘管種下這些玉米之前,他已經看了好幾次機收觀摩會,但畢竟是自己家收玉米,他還是著急確認一下收得咋樣。
“以前種過幾個品種,也説可以機收,但有的收完之後籽粒好多被打爛了,還有的把玉米桿也混進去了,而且最後還要晾曬。”河南省封丘縣高産角村農民黃永興告訴記者。
老黃的擔心不無道理。目前,我國玉米品種中適合機收的並不多,品種性狀不佳,已成為限制玉米的機械化收穫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三大糧食作物中,玉米機收水平遠遠低於小麥和水稻。
在種玉米的過程中,收玉米是最累人的,勞動量約佔玉米生産全程勞動量的55%左右,而機械化收穫卻是玉米生産全程機械化中最薄弱的一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告訴記者,玉米種植各環節機械化程度相差很大,我國玉米機播率已經達到85%以上,部分地區實現了全部機播,田間管理機械化水平也較高,但機收率卻只有49%左右。
“推進玉米生産全程機械化,現在卡在哪兒?”日前,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11位專家就該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其中9位專家認為玉米品種性狀不佳,種子質量不過關是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