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致富殿堂 >

你打工來我種田農閒編網掙大錢

發佈時間:2014年03月27日 06:41 | 進入三農論壇 |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三農首頁 欄目 致富 農産品 微博 導航

三農資訊

國內 | 國際 | 農經 | 人物 | 農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創業 | 技術 | 資訊 | 榜樣 | 點睛 | 寶典

農産品交易

供求 | 産品 | 市場 | 行情 | 報價 | 批發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記者巴富強通訊員趙永昌)陽春三月,乍暖還寒。漫步在商水縣平店鄉各村街頭巷尾、農家小院,只見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一個個留守婦女在各種長條形木板上撐起一條條果綠、墨綠、白色、灰色、黑色的網兜,熟練地上下翻飛、穿針引線,二三十分鐘,一個能屈能伸的折疊式漁網編織而成。

  近年來,為了幫助農村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實現生産生活、掙錢快樂兩不誤,該縣各級黨委政府及勞動、工會、婦聯、計生協等職能部門聯合辦公,積極實施“巧媳婦”工程,通過選擇把漁網編織、手工刺繡等勞動密集型項目作為主導産業,採取“企業+分廠+加工點+農戶”、“計生協+培訓學校+留守婦女”等形式,協調更多的漁網加工企業把分廠、車間或加工點開設到鄉村農戶,讓廣大農村留守婦女足不出戶就能有活幹、有錢賺。

  找準留守婦女就業脈搏。該縣外出務工青壯年較多,留守婦女成了一特殊群體。為了讓廣大留守婦女工作生活兩不誤,打消她們的就業心理障礙,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自2004年開始,一些精明的農村經紀人從浙江、江蘇、山東、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區,引進了簡單易學、方便操作、勞動密集、多方受益、非常適合農村婦女從事的漁網編織項目。“以我們平店鄉為例,全鄉留守在家的青壯年婦女達1100多名,現在60%以上都在從事漁網編織工作……”平店鄉黨委書記楊志梅如是説。

  破解加工企業發展難題。該縣漁網加工廠興辦之初,也曾面臨資金貨源短缺、勞動力不足、漁網品種規格單一、加工技術質量不高等困難和問題。該縣各級黨委政府對困難和問題,逐條逐項梳理並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金融部門通過發放小額信用貸款解決了資金不足問題;勞動、工會、婦聯等部門舉辦招聘會、協調會並搞好監管,既解決了勞動力不足問題又保護了婦女的合法權益;計生協和加工企業聯合,利用人口學校進行漁網加工培訓,技術問題迎刃而解;商務局、目標辦積極組織經紀能人跑外銷簽訂單,貨源銷路瓶頸被打開。

  促進農村和諧穩定。針對大量留守婦女賦閒在家整天嘮嗑、打牌、逛街,容易惹是生非引發社會矛盾的實際情況,該縣勞動、工會、婦聯、計生協等部門及時組織和開展了“雙學雙比”、“巾幗建功”、“關愛留守婦女”、“好媳婦好婆婆評比”、“幸福家庭行動”等活動,廣大留守婦女生活之餘,三五成群一塊學習編織技術、一塊交流織網經驗,相互幫扶、相互傾訴,工作生活很充實,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目前,全縣以平店、練集、黃寨、袁老等鄉鎮為主,已發展漁網加工廠210多個,漁網編織專業村300多個,吸納12萬多名留守婦女從事漁網編織,年創産值約1.5億元。

熱詞:

  • 農産品質量安全
  • 標準化生産技術
  • 農業